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吴连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47年8月生,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孟村八极拳)代表性
传承
人。孟村八极拳师。自幼随祖父吴会清、父亲吴秀峰习练八极拳,18岁学成。在继承和发扬前人技法套路的基础上,将现代力学、人体学科学地运用于八极拳研究,创新了八极拳的理论和技法。由他主持编排的八极拳新套路,被确定为国际、国内武术比赛规定套路。现有入室弟子一百九十余人,学生以万计,弟子刘秀萍等在全国农民运动会、工人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多次获...
查看更多
陈敬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6月生,河北省沧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燕青拳)代表性
传承
人。8岁起随祖父陈凤岐习练燕青拳,24岁时同祖父创建沧州燕青拳社,任副社长兼总教练。同时受训于胡正顺、刘洪昌两位现代武术教练,将燕青拳和现代武术有机结合,总结出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教学经验。演练风格姿势优美,快慢有度,潇洒大方。以保护
传承
燕青拳为己任,广收门徒,先后免费培训、教授了大量弟子。
查看更多
释永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9月生,安徽省颍上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少林功夫代表性
传承
人。嵩山少林寺方丈。1981年剃度出家,礼嵩山少林寺释行正长老为师。1984年在江西普照寺受具足戒。1999年任嵩山少林寺方丈。对少林功夫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于1979年成立了“少林功夫队”,寻访此前流散到社会上的少林功夫
传承
人,全面梳理僧人
传承
,扩大少林功夫技艺和文化影响。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在其主持下,先后恢复、接受和...
查看更多
胡金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11月生,浙江省永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狮(九狮图)代表性
传承
人。九狮图第七代传人。自幼就对九狮图情有独钟,掌握完整的舞狮表演技能及九狮图纤绳制作技术。把“七狮图”改进为“九狮图”,由原来扛着走改成底部安装万向轮推着走。对九狮图技艺提升和
传承
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养了大批弟子。倡议并组建了永康九狮图首支女子表演队,悉心传授技艺,精心组织培训和演练,使队员们很快掌握了舞狮技巧并能登场表演。
查看更多
陈新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4月生,2018年10月去世,福建省宁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德霍童线狮代表性
传承
人。霍童线狮表演和制作技师。从小跟随家族长辈学习线狮制作、表演,经多年刻苦习练探索,已熟练掌握相关技艺。表演诙谐轻巧、动静结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线狮的体积从最初的小如掌中木偶发展到体大量重,结构由简单变得复杂,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带领的霍童线狮队多次获奖。注重霍童线狮表演和制作的
传承
,培养了不少后继人才,并注重搜集与整理相...
查看更多
阿里甫斯拜·木哈买提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萨克族,1963年4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托勒敖代表性
传承
人。8岁起学唱托勒敖,系统地掌握了托勒敖表演技能,对传统曲目的继承较为全面,具备独立编演新曲目的能力,创作了多部托勒敖作品。其表演说唱热烈、行腔舒展、弹奏娴熟,具有鲜明的特色。作为哈萨克族托勒敖
传承
的中坚力量,长期致力于托勒敖的收集整理、人才培养等工作。
查看更多
李蔚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10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渔鼓代表性
传承
人。桂林市群众艺术馆馆员。出身于艺术世家,1961年成为专业曲艺演员,是著名艺人王仁和、刘玉瑛等人的弟子。说唱口齿清脱,行腔温婉,台风潇洒,气质高雅,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82年调入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民间艺术研究室,进行民间曲艺资料采集,一直致力于桂林渔鼓的学习、研究、整理和传播。近年来,陆续收了彭承红、邓卫东、顾青、张丽英、廖光明等十四名弟子。
查看更多
邹昆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南省祁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南渔鼓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祁东渔鼓世家,父亲邹祖西为祁东渔鼓创始人,二哥邹华山为祁东渔鼓著名艺人。幼时便跟随父亲学习祁东渔鼓唱腔、道白,继承和掌握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演唱风格。青年时期曾在祁东县祁剧团专攻小生行当,后随家人下海,专门从事渔鼓演唱。大胆借用不同唱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将文化元素融合在表演中,突出祁东特色,很好地演绎了祁东风情。在演出实践中形成了唱腔圆润醇厚、形象成熟稳重...
查看更多
朱友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6月生,江西省永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新小鼓代表性
传承
人。8岁起跟随永新小鼓第十代传人熊年生、陈高朵学习永新小鼓。作为永新小鼓的第十一代
传承
人,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永新小鼓的表演技能,较为全面地继承了永新小鼓的传统曲目。在广泛搜集、整理、继承和表演传统曲目的同时,编演了大量新曲目,
传承
效果显著。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民间艺术调演的演出。1976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曲艺调演,获优秀表演奖。
查看更多
籍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5月生,河北省任丘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花大鼓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7年拜梅花大鼓名家花五宝为师,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嗓音好,悟性强,对梅花大鼓演唱“悲、媚、脆”的美学风格有着非常扎实的继承。扮相秀丽,台风雍容华贵,演唱含蓄深沉、柔中带刚、醇厚而舒展、富于感染力,不仅熟稔梅花大鼓的大量传统经典曲目,而且善于创新。代表作有《二泉映月》《半屏山》《睡美人》等。在20世纪80年代曾三...
查看更多
1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