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顾绣
2018.12.14
顾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松江区 顾绣系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之子顾汇海之妾缪氏所创,是江南惟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顾名世次孙媳韩希孟善画,在针法与色彩运用上独具巧思,显著提高了这种绣法的艺术品格,顾绣由此又称“画绣”。 据明代崇祯年间《松江县志》记载:“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做(作)人物,刻划精巧,为他郡所未有。” 其特点主要有三:第一,半绣半绘,以补色、借色见长;第二,用料奇特;第三,运用中间色化晕。韩希孟以这种...
查看更多
苏绣
2018.12.14
苏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它以产生之地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近十年来苏绣行业逐渐萎缩,现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 苏绣技艺的起源不详。现存的宋代以来苏绣实物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水平,如元代苏绣残片表明,当时已有一件作品运用9种刺绣针法;明代绣品多采用文人画稿,开始形成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清代苏绣成为行业,商品绣极为发达,苏州因此有“绣市”之称。道光...
查看更多
苏绣(无锡精微绣)
2018.12.14
苏绣(无锡精微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无锡是苏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刺绣又称“精微绣”,据汉代刘向的《说苑》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无锡就已出现刺绣服饰。明代中叶,俞氏创制的堆纱绣因巧夺天工而被选为贡品。清代无锡精微绣得到进一步发展,创造出了“闺阁绣”、“切马鬃绣”、“堆纱绣”、“填色稀铺法”、“乱针绣”等独特的技法。20世纪80年代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双面精微绣”,成为举世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 无锡精微绣的艺术特色极为...
查看更多
苏绣(南通仿真绣)
2018.12.14
苏绣(南通仿真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仿真绣又称“沈绣”,是苏绣的重要分支。近代著名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在清末时曾任农工商部工艺局绣工科总教习,后应邀到江苏南通主持女工传习所。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她吸收西洋美术精华,在中国传统苏绣的基础上创立了“仿真绣”。这种绣法创造性地以旋针、虚实针来表现物体的肌理,用丰富多彩的丝线调和色彩,完成的作品色调自然柔和、丰富多彩,尽显写实之功。“仿真绣”往往取材于西洋油画中的人物肖像和风景等,而以人物绣最为...
查看更多
苏绣(扬州刺绣)
2018.12.14
苏绣(扬州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刺绣,是由绣工在特定的织物上穿针引线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形成图案、色彩的一种传统美术形式。扬州刺绣源于汉,兴于唐,精于宋,盛于明清,是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流传于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刺绣以擅长水墨写意绣而自成一格,绣工们多采用名家字画为底本,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技巧,所绣作品无不表现出俊逸的笔墨神韵,达到“绣画难分”的境界。不仅如此,扬州刺绣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刺绣针法美与丝线美的质感与特性,彰显刺绣艺术的特殊性,使作品具有不同于绘画艺...
查看更多
湘绣
2018.12.14
湘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长沙市 湘绣的传统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及其所辖的长沙县、望城县、开福区的数十个乡镇。解放后,在原有绣庄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红星湘绣厂、湖南省湘绣厂、长沙市湘绣总厂(已改制)、长沙县湘绣厂(已破产)、望城县湘绣厂(已破产),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近10万。1979年省厂改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199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780万元建立了湖南省湘绣博物馆。1986年成立长沙市沙坪湘绣厂(民营),2003年中外合资修建了湖南星沙...
查看更多
粤绣(广绣)
2018.12.14
粤绣(广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苏颚《杜阳杂编》中就已有南海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的记载。 粤绣技艺注意结合材料形质,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真丝绒绣以蚕丝为绣材,表现力强,是历史最为悠久、技艺传承最为完整的粤绣品种;金银线绣的针法独具特色,有平绣、编绣、绕绣、凸绣、垫绣、贴花绣、织锦等七大类六十多种...
查看更多
粤绣(潮绣)
2018.12.14
粤绣(潮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潮州市 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苏颚《杜阳杂编》中就已有南海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的记载。 粤绣技艺注意结合材料形质,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真丝绒绣以蚕丝为绣材,表现力强,是历史最为悠久、技艺传承最为完整的粤绣品种;金银线绣的针法独具特色,有平绣、编绣、绕绣、凸绣、垫绣、贴花绣、织锦等七大类六十多种...
查看更多
蜀绣
2018.12.14
蜀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成都市 蜀绣又称川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因地缘关系而得名。古代川西平原盛产蚕,故称“蜀国”。《史记》载,春秋时蜀地把丝织品、麻织品运往秦国都城雍进行贸易,至两晋时,刺绣品已成为蜀地特产。蜀绣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而发展起来,汉末三国时期蜀绣产品为官府所控制。隋唐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织绣品需求剧增,蜀绣在此情势下得以迅速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明清两代,除闺阁女红外,四川又出现了许多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刺绣作坊。到1...
查看更多
蜀绣
2018.12.14
蜀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渝中区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在巴蜀地区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渝中区为中心的重庆市是蜀绣流传的主要区域之一。 与川西蜀绣和苏绣、粤绣、湘绣等相比,重庆蜀绣更突出地显示着鲜明的重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呈现出大胆夸张、想像丰富、幽默逗趣、贴近生活的艺术风格。它以传统的花卉、动物、戏装、脸谱、风景、城市建筑、仕女、现代人像等为创作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其绣法以单面绣、双面绣、异形异彩绣为主,基本技法包括铺针...
查看更多
1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