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6 星期三 农历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1122)
机构
(24)
政策
(427)
资讯
(11541)
清单
(12139)
资源
(3158)
学术
(2368)
百科
(148)
其他
(129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2018.12.14
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中医学院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的传统医药。它是在古代骆越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背景上,以阴阳为本,巧坞(脑)主神,人天地三气同步,脏腑骨肉气血为体,气道、谷道、水道“三道”和龙路、火路“两路”为用的民族传统医药。 药线点灸是壮医药外治法之一。壮医所用的药线由苎麻搓成,直径0.25毫米、0.7毫米、1毫米不等,用药水浸泡后干燥备用。使用时将药线点燃,点灼患者体表穴位,以达到疏通龙路、火路的目的,具有祛风通痹、止痛止痒、活血...
查看更多
回族医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
2018.12.14
回族医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陈氏回族医技十法形成于19世纪初,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第一代传人陈进孝(1871—1954年),回族,居住于河南省开封市,年轻时习武练功,掌握了治疗跌打损伤的医技,后又学习“回坊医”“拱北医”等回医技术,并将熏、敷、吹、涂抹等内病外治的回族民间医疗技术加以总结应用,形成陈氏回医技十法,为民众疗伤治病。1935年,陈氏迁徙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金积县巴闸子村(现吴忠市青铜峡市峡口镇巴闸子村),将陈氏回族医技十法应用并推广于宁夏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陕西省榆林市...
查看更多
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
2018.12.14
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回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医学源远流长,是古代阿拉伯医学与中医学及西域地区各民族医学互相渗透的结晶,但保留了回族的医疗经验、香料药物和文化特征。《回回药方》是元明时代重要的代表性回医著作,原书36卷,现仅存4卷。近年出版的《中国回族医药》、《回族医药简史》、《回族医药奥义》、《回药本草》等著作,对回族医药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回回药方》(残卷)一书也有较好的考释本问世。这些著作都为回族...
查看更多
回族医药(回族汤瓶八诊疗法)
2018.12.14
回族医药(回族汤瓶八诊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回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医学源远流长,是古代阿拉伯医学与中医学及西域地区各民族医学互相渗透的结晶,但保留了回族的医疗经验、香料药物和文化特征。《回回药方》是元明时代重要的代表性回医著作,原书36卷,现仅存4卷。近年出版的《中国回族医药》、《回族医药简史》、《回族医药奥义》、《回药本草》等著作,对回族医药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回回药方》(残卷)一书也有较好的考释本问世。这些著作都为回族...
查看更多
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
2018.12.14
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侗族是我国民族医药知识最丰富、最普及的民族之一,侗医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医把疾病分为二十四大症、七十二小疾,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疾病,对伤科正骨、刀箭枪伤以及蛇虫咬伤更是卓有成效。过路黄药的制作工艺便是侗族传统医药的精华之一,其在炮制工艺以及检查病因、病机,诊断、用药、养生保健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过路黄属报春花...
查看更多
苗医药(钻节风疗法)
2018.12.14
苗医药(钻节风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花垣县 苗医药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医药,它在古代崇山文化和武陵文化的背景上以“三本论”为本,天、地、人三气同步。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简称“六因”。而六因归根结底都要用产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导致人体生病,所以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苗药钻节风配方专门针对风毒、冷毒所引起的筋骨疼、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钻节风、风毒身痒、跌打损伤...
查看更多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
2018.12.14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凤凰县 猪心灌药是苗医治疗癫痫的民间疗法,苗医龙玉年具有五十余年治疗癫痫病的实践,经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认为癫痫病是先天或后天诸种原因造成的定期、不定期的短时性气血和经络畅通及心脏功能受到影响,而导致大脑功能异常,心情烦躁,全身不适而引起的发病。 患者确诊为癫痫病后,按祖传处方备好两种药:一是药引(猪心),二是内服药(草药)。选择健康的公猪猪心一个(猪的体重达75公斤左右)。将备好的配药分成两等分,分别灌入...
查看更多
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
2018.12.14
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共有苗族一百七十余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苗族素“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苗族民间流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对疾病的病因、诊断、用药,药物的命名、加工炮制、养生保健都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两纲、五经、三十六大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小症和四十九翻的理论体系。苗医掌握的疾病有二百余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科...
查看更多
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
2018.12.14
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共有苗族一百七十余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苗族素“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苗族民间流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对疾病的病因、诊断、用药,药物的命名、加工炮制、养生保健都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两纲、五经、三十六大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小症和四十九翻的理论体系。苗医掌握的疾病有二百余种,广泛涉及内、外、妇...
查看更多
瑶族医药(药浴疗法)
2018.12.14
瑶族医药(药浴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从江县 瑶族药浴疗法是贵州省从江县境内高坡瑶寨瑶民以药物洗浴来强身健体、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传统养生治疗方法。它是瑶族祖先独创的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这一瑶族独特的养生文化传承了数百年,是瑶族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瑶族药浴主要是将多种植物药,经过高温烧煮成药水,倒入杉木桶,让人坐于桶内薰浴浸泡,使药液渗透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排汗排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此药物洗浴无副作用...
查看更多
1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311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