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龙舟夺标图(崔护、程宗元/绘)榴花开后,节序重五。重五,又称端午,中华风俗佳节。端,有初始、恰好等美意。“端午”称名可能始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至隋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又明确五月初五“谓之端午”。《晋书·乐志》有“五月之辰谓之午。午者,长也,大也。言物皆长大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萌,夏是长,看好故事的真正开场。其实,旧历每月的初五,民间皆可称作“端五”或“端午”,通常认为“五”“午”同音,通用无妨。然而,五月初五,毕竟是巧数碰头,当为大吉,所以民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以江苏连云港和山东临沂、日照为主体的苏鲁两省三市非遗联盟在连云港成立。    据介绍,为进一步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加强城市间非遗交流,推动江苏与山东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联盟将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宗旨,以“非遗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为责任,为两省三市从事、热爱以及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士搭建一个共享、交流、互动与传播的平台。未来,联盟将不定期开展区域性非遗文化展览、非遗文化研修,举办非遗学术研讨与交流互访等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人物
徐日龙向人们展示花瑰艺术作品    一段朽木、一截树根……在木雕(花瑰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日龙手中,这些不起眼的材料经过精心雕刻,都可以朽木生花,变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花瑰艺术雕刻作品。    花瑰艺术在海南流传已久。宋代以来,随着当地众多道观、寺院的兴起,花瑰艺术有了广阔的舞台。“花瑰艺术不仅是一门技艺,同时也记录了地方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体现着艺人高超的雕刻与绘画技法。” 徐日龙说。    徐日龙生于海南澄迈一个花瑰艺术世家。小时候...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省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近日,由河北省文化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同意,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5日至19日,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等承办的2018京津冀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巡展在天津棉三创意街区举行。    展览囊括了北京刻瓷、彩塑京剧脸谱、津派杨氏玉面塑技艺、津门蛐蛐陶罐制作技艺、白洋淀杨丙军芦苇画、易水砚制作技艺等30余项京津冀三地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以传承人动态展示的方式,充分交流三地非遗保护成果及经验。    据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馆长闫帅介绍,作为...
查看更多
影像的力量
2018.06.21
论坛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处其中的平遥电影宫是由曾经的柴油机厂改造的,作为贾樟柯发起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举办地,应该算是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在这样一个空间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影像展,实在是“珠联璧合”。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国图影院,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的代表,25部优秀作品面向大众接受检验。在这个夏天,从平遥电影宫到国家图书馆,从一个个展映厅到一场场研讨会,摩肩接踵间显示出影像非遗的方兴未艾和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进校园“与传承人手拉手”展演活动在怀化市实验学校举行    日前,在湖南省怀化市举办的非遗进校园“与传承人手拉手”展演活动中,怀化市实验学校“小小芦笙团”“阳戏小演员班”“小侗歌班”的孩子担当主角,表演了芦笙《迎宾曲》、侗族大歌《布谷催春》、阳戏《盘花》等精彩的非遗节目,纯熟的表演赢得一片赞誉。    近年来,湖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编纂非遗教材、读本,开设特色非遗课程等多种方式,推动非遗进校园,先后有42个国家级项目、51个省级项目、47个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精彩的长乐抬阁故事会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摄影:李尕)    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是著名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千百年来,每逢正月,这里都会上演盛大的“抬阁故事会”竞赛。这个流传千年、全民参与的“故事”盛会,在一代一代传承中增强了全镇人民的凝聚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逐步成为长乐对外发展的文化名片。    在“故事”中凝聚乡亲情感    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一项集表演、彩绘、历史、文学、民俗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南京市话剧团创排话剧《杨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首演。话剧《杨仁山》的故事发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    不忘赤子心  坚守文脉魂    金陵刻经处由杨仁山居士等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南京市话剧团创排话剧《杨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首演。话剧《杨仁山》的故事发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    不忘赤子心  坚守文脉魂    金陵刻经处由杨仁山居士等人创办于1866年,是目前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家刻经处。现拥有各类经版125318片、佛像版18种,是全国佛典图像刻版的总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