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木雕(通山木雕)
2018.12.14
木雕(通山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通山木雕是中国民间木雕的流派之一,流传于地处湖北省东南部的通山县及其周边地区。通山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古属“三苗之地”,境内森林密布,盛产多种木材,为木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山木雕以浮雕为主的雕刻技法和利用材料本身纹理色彩的处理手段构成其技艺体系,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 通山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魏晋至宋元时期由于道教和佛教文化的传入,以宗教作品为主。明清时期汉剧、采茶戏带动了通山木雕的发展,戏剧故事、人物...
查看更多
木雕(东固传统造像)
2018.12.14
木雕(东固传统造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固传统造像是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相结合的传统雕刻技艺,流布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镇及值夏镇,东固镇则集中在东溪村委会东溪刘家。明代前中期,属“南京工部匠籍”雕銮匠的刘氏家族成员将在南京学习到的雕刻技艺带回原籍吉安,并与本地雕刻技艺相融合。后刘氏家族中的一支迁徙到东固,也将家族雕刻技艺流传至此地。 东固传统造像由神像造像和开光仪式两个部分组成。从事东固传统造像的人被当地人尊称为“丹青先生”。丹青先生首先必须掌握娴熟的木雕技艺,能绘制...
查看更多
木雕(永乐桃木雕刻)
2018.12.14
木雕(永乐桃木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乐桃木雕刻在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流传的传统木雕工艺。永乐桃木雕刻表现的是道教文化与民间信俗,其流传地域和原料产地永乐镇因相传是吕洞宾的故里而驰名,桃木雕刻因著名道教圣地永乐宫的存在而兴盛。 桃木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有辟邪镇宅的功能,常被用作辟邪之物。桃木材质细腻、光滑,不易裂缝,愈用愈光。初时,桃木剑只有剑而无剑鞘,剑亦为“素身”——没有图案花纹,后剑身逐渐加上了阴刻图案或浅浮雕“龙蛇”等形象,剑身亦有了剑鞘配套。雕刻技艺至唐代已十分成熟,发展出了雕、镂、镌...
查看更多
木雕(剑川木雕)
2018.12.14
木雕(剑川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剑川县 剑川木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件的制作工作;宋代,曾有剑川木雕艺人进京献艺,轰动京华。清代学者张泓在其《滇南新语》中记述:“滇之七十余县及邻滇之川黔桂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可见当时剑川木雕木匠之众多,流传之普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剑川木雕有了很大的发展。首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重要建筑都饰有剑川木雕。现...
查看更多
木雕(花瑰艺术)
2018.12.14
木雕(花瑰艺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澄迈县 花瑰艺术是海南民间对木雕神像、偶像、人物像等的俗称。在海南,以澄迈县的花瑰艺术最具代表性。 花瑰艺术历史悠久,其起源与宋代佛、道、儒的兴盛有关。过去,佛、道、儒的各种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艺人制作。宋代,在澄迈县的白石岭的早期道观,祭祀万天大王和雷公神,相传出现了最初的雕刻神像。明代澄迈县开始兴起军坡节,又称“游公节”,人们将各路民间保护神抬出来游行,供人祭拜。清代的佛、道活动更盛,各类庙堂遍布城乡。从年初...
查看更多
木雕(莆田木雕)
2018.12.14
木雕(莆田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木雕是在福建省莆田市境内生产的木雕艺术品的统称,材料以龙眼木、黄杨木、檀香木以及红木为多。 莆田木雕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唐代已经开始采用莆田木雕装饰建筑,还用于佛像和刻书。由莆田雕刻名手平雕的宋代马远所绘关羽像至今仍存放在万寿庵内。到了明代,莆田出现了很多擅长佛像和装饰雕刻的艺人,莆禧天妃宫内的妈祖木雕像,不仅脸部表情好,手脚还可以上下左右活动,至今保存完好。 清代的莆田木雕艺术有了进一步的...
查看更多
木雕(紫檀雕刻)
2018.12.14
木雕(紫檀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海派紫檀雕刻工艺是中国传统红木雕刻艺术的一种。近代以来,海派紫檀雕刻艺人把西方雕塑技法巧妙融入到中国传统紫檀雕刻工艺中,从而使海派紫檀雕刻作品具备了鲜明的地区特色。 海派紫檀雕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发端于明代。最初的创始人屠诗雨的作品被时人称为“明朝一代妙技”。其传人屠文卿为清宫“造办处”所赏识,所作“苏式”紫檀雕刻工艺有着很高的造诣。清末民初,屠敬书在上海老城厢开设红木作坊,擅小件,尤精紫檀雕刻工艺...
查看更多
木雕(紫檀雕刻)
2018.12.14
木雕(紫檀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紫檀博物馆 传统的紫檀雕刻技艺主要用于传统的明清宫廷家具制作,代表了当时木作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有着特殊的风格特征。 紫檀雕刻讲究的是手工制作,其雕刻手法多样,融合了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平雕、圆雕、毛雕、透雕等各种技法。作品以木为地,以雕代笔、以刀作画,构图繁茂饱满,刀法刚健豪放,画面深邃幽远。作品的题材广泛,以山水、花卉、鸟兽、博古为主,其图案纹样蕴含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等...
查看更多
木雕(澳门神像雕刻)
2018.12.14
木雕(澳门神像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神像雕刻是流行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它起源于当地渔民和其他居民的宗教信仰,其发展经历了从简朴到精致、从小型到大型、从单体到组装的过程。澳门神像雕刻秉承中国古典造像艺术的优良传统,保持了包括金漆工艺在内的古法髹饰及堪称江浙造像主流的宁波派形制,同时又借鉴缅甸等外来造像艺术的造型因素和接合方法并加以改良和创新。澳门神像雕刻主要制作木雕佛像,工艺过程包括选材、设计、雕刻、接合、打磨、造底、上彩、金漆...
查看更多
木雕(武汉木雕船模)
2018.12.14
木雕(武汉木雕船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木雕船模是流传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它创始于清末,至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宜昌艺人龙启胜原来开设小作坊从事船模制作,经过五代人的传承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船模技艺,在武汉地区流传。武汉木雕船模按比例模拟制作各类木船,工艺精美考究,刻画细致入微,造型逼真传神。整个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出料、放样、船体制作、零部件制作、髹漆、装配等主要工艺环节,“镂空精梭”和“精工制模”是全套技艺的精髓,前者将传...
查看更多
1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