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3)
清单
(5305)
资源
(1090)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东风解冻散为雨——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2018.02.22
专题报道
图1 二十四节气字体设计之雨水(作者:石昌鸿团队)节气概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2018年的雨水时间是2月19日(农历戊戌年正月初四)。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而称为雨水。 图2 雨水图3 棠棣之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三候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指的是...
查看更多
极具感染力的文化自信——外国人士眼中的中国春节
2018.02.22
专题报道
爆竹声起,又是一年。世界,再次进入“春节时间”。 外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送来祝福,共盼新年新气象。 莫斯科、纽约、伦敦、巴黎、罗马、悉尼、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红”“新春庙会”以及各种具有浓郁中国年味的迎春活动为世界披上节日盛装。 “您眼中的春节是什么样?”——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问题,受访外国人士侃侃而谈。 春节,是家庭团圆 “对我来说,春节意味着家庭团圆。虽然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但是人们对于亲情的理解是相通的。在此新春佳节家...
查看更多
数字技术给戏曲艺术带来了什么
2018.02.13
论坛
数字化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与人、人与世界相处方式的改变,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和时间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因此促使人们包括视听习惯在内的很多生活方式得以重塑。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戏曲艺术在其
传承
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脱离数字技术带来的巨大影响。 中国传统戏曲经过千百年凝练积淀,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程式化特征。我们在
传承
的过程中,有时过于强调文本上的“原汁原味”和技术上的“口传身授”,从而忽视了在戏曲
传承
方法论上的深层研究。就当下所处的科学技...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3期
2018.02.12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期:2018年1月29日—2月11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光明网发布2017年中国非遗十大事件 ▲ 浙江衢州举办立春祭活动 ▲“年画过年”传统年画精品展在恭王府举办...
查看更多
“老凤祥”“东阿阿胶”:以“工匠精神”擦亮老字号
2018.02.12
专题报道
泥塑、翻模、制壳、焊接、精雕,抬压、钣金、拗丝、雕琢……这些复杂而精巧的中国古代金银制品制作技艺,仍然活在今日上海老凤祥工艺师满手老茧中。 《八仙神葫》是一个用4.4公斤千足金,以及翡翠、红宝石等8种宝石制作而成的80厘米高的葫芦,为老凤祥金银细工技艺代表作。总工艺师张心一与众多高级技师为世间呈现了令人叹绝的华丽璀璨、精巧超凡。 张心一从小对美术情有独钟,上世纪70年代初从工业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凤祥的前身远东金银饰品厂工作,跟着老师傅学了一手好手艺...
查看更多
文化+年货:老字号的新生意经
2018.02.12
专题报道
农历北方小年这一天,在北京工作的小张特地在回河北老家过年前来到“中华老字号”北京稻香村总店买了几盒“京八件”,准备带回家孝敬长辈。临近春节,小张这样的顾客多了起来。而在代表着苏式年货风格的“中华老字号”苏州采芝斋,这几天也正值“苏式年货节”,人们排起长队,大包小包地买下现做的各式酥糖、蛋黄花生。一南一北两家“中华老字号”里,年味儿正浓。 其实不仅是春节,时下每逢传统佳节,很多主打吃食的“中华老字号”总是一派热闹景象。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
查看更多
第二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年华开幕
2018.02.11
地方新闻
2018年2月9日,第二届文化消费季活动之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年华在重庆南山壹华里市集举办,全市38个区县上百个非遗
传承
人相聚壹华里,为市民带来一场舌尖上的文化之旅。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办,市非遗保护中心、南岸区文化委、南山生态带管委会、市非遗保护协会、九街文化产业集团承办,主题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传统手艺,感受重庆非遗文化的巨大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查看更多
稀有剧种聚中原 戏曲唱响新时代
2018.02.11
要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
传承
发展的有关政策,促进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2月9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发起,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恒品文化·戏缘APP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唱响新时代——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在河南广播电视台8号演播厅举行。来自河南、新疆、云南、陕西、山西等12个省市近百个稀有剧种及有关国家级、省级...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2018.02.11
论坛
艺术家进行露天戏曲表演,
传承
传统文化 一年级小学生身着汉服参加“开笔礼” 苗族同胞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吸引游客编者按: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每年这个时候总能引发关于年俗的各种讨论。不管如何讨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传统年俗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对于传统年俗的式微,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觉得无所谓。这反映出现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
传承
传统文化?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的这...
查看更多
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2018.02.11
论坛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国家博物馆举办“戊戌新章——国博春联展”“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为首都市民献上了新春贺礼。河北新乐市的书画家们正在给群众义务写春联、送祝福。近些年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受了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面对外来洋节文化的大量涌入,如何理解、继承我国传...
查看更多
1
1371
1372
1373
1374
1375
17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