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芦苇画栩栩如生,刀笔刻字笔走龙蛇,满族剪纸古朴大气,查干湖鱼皮工艺品精致灵巧……4月11日,作为吉林省文旅东南地区主题推介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吉林省特色非遗展览展示活动在厦门曾厝垵举办。本次活动突出体验性、互动性、观赏性,旨在通过非遗展现吉林文旅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来自吉林省9个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和梅河口市的29个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围观,共赏多彩非遗和浓郁吉林风情。 “真的难以置信,这些精美的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4月10日至1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在扬州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副省长徐缨出席活动并致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饶权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要准确把握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在保护基础上谋发展、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坚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的社区文化活动室里,二胡、板胡、笛子等的音调高低错落,演员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身着戏服,登台演唱。咿咿呀呀的戏腔时高时低,洋溢着浓浓的陕西方言味道。 这就是国家级非遗迷糊戏。迷糊戏原称“眉户”,是陕西主要戏曲剧种之一,传入新疆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深受新疆人民喜爱的戏曲剧种,被称为迷糊戏。 舞台上,旦角演员蒋红清尤其出彩,身段、唱腔都很专业。当问起啥时候入行,蒋红清笑了:“我没专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一百多年前的“风筝哈”到今天的“哈氏风筝”,体现的不仅是风筝技艺名号的变化,更是一个响亮品牌的成长历程和风筝文化的家族传承。 作为哈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哈亦琦从小就受到家族内浓厚风筝文化的熏陶,他继承了家族的独特技艺,在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下,又对哈氏风筝的发展作出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探索。2013年,哈亦琦凭借风筝作品《五龙燕》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哈亦琦也在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4日,2023贵州非遗季“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活动将在遵义市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幕,邀请广大游客朋友一同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非遗的魅力。 2023贵州非遗季以“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为主题,由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承办,旨在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特色鲜明、亮点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张子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12岁开始炒茶,与茶相伴40余年;铁锅、土灶、柴火,还有一双手,是其制茶的全部工具。他的一双手,既是检查锅温的温度计,又是翻炒茶叶的锅铲,还是给茶叶做造型的工具。 “噼噼啪啪……”翠绿的茶青接触滚烫的锅底,立刻发出声响!张子全双手伸入锅中,捧起青叶,开始翻炒;此时的锅温已经达到近300摄氏度。 58岁的张子全(见上图,本报记者陈隽逸摄)是国家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7项、扩展项目名录127项,334个体现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加以系统保护传承,在地域、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四川非遗大省地位。 一、种类更丰富 数量成倍上升 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10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部苏绣艺术发展史,既是一部技艺与手法代代相传的历史,也是一部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材料、工艺、题材、风格等方面不断创新的历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也是传统美术、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关键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以高质量传承发展为目标,我越发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并对苏绣传承和苏绣行业创新有更多思考。 苏绣起源于苏州,有着20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吉林雪博会上的剪纸展示 (摄影:本报记者陈晨) 《吉祥中国年》非遗专题系列短视频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起网友的关注与传播。这些视频涵盖了吉林省内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满族剪纸、关东泥人、乌拉火锅、朝鲜族打糕……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近年来,吉林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力度,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拓展思路让非遗项目不断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时代文化,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高...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藏绣(贵南藏绣)研修班在青海师范大学开班。开班仪式在雄伟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朱桂英、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都世庭参加开班仪式,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文业主持开班仪式。 藏绣(贵南藏绣)于2021年5月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截止目前,共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县级代表性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