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论坛
【提要】民俗传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民俗传统包含生态、生计、社会、信仰与道德伦理及村落文艺等五大类型。村落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有七大途径:利用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建乡村精神传统;运用乡规民约之乡村自治传统,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传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与民间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和组织作用;以村落节庆、人生仪式传统,增强乡村人际互动,传承与增进乡风文明;以村落口头传统、乡土表演艺术,讲好村落故事;从传统村落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利用经验...
查看更多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开幕
要闻
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2019年5月16日,“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市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国际研究中心承办。 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副校长阿斯塔尔·希克米托夫、“一带一路”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达吾林,孔子学院院长阿克木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书记兼副所长朝克,以及中国社...
查看更多
“2019福建文化宝岛行——非遗文化进马祖”活动举办
地方新闻
5月10日至13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承办的“2019福建文化宝岛行——非遗文化进马祖”活动在马祖举办。 活动期间,适逢母亲节假期,邀请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演出“浓情五月·感恩母亲闽剧专场”。同时展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寿山石、软木画、建盏、畲族银器、白茶等近20项非遗项目,并有30多位福建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为民众进行详尽的展示及解说。 活动现场 在非遗展区,来...
查看更多
2019年京交会非遗专题:连接家乡与世界
要闻
近日,记者从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非遗专题见面会上获悉,于5月28日至6月1日举行的京交会上,将举办一场以“让家乡与世界相连”为主题的非遗活动。今年将呈现3个特点:一是“非遗+国际”,将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意大利、伊朗参加。二是“非遗+生活”,倡导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邀请文创机构参加,推动非遗创意产品的展示和传播。三是“非遗+科技”,倡导非遗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展览非遗VR和AR项目。 非遗...
查看更多
新生代让非遗越来越时尚
专题报道
今年的艺术北京博览会(以下简称“艺术北京”)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设计专区的特别项目。非遗正以全新的面貌重返时尚现场。 博览会上,论坛区一场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新对话:传统与新生”论坛,让非遗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传承是首要的任务。”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苑利在论坛上表示,“学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来看,新生代传承人的传统底子、传统手艺都...
查看更多
探访时光里的鄂西北古城 湖北美术学院非遗研培2019年春回访之旅(下)
交流培训活动
2019年4月13日-17日,湖北美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非遗研培教学回访团队从武汉出发,依次前往襄阳、老河口、武当、竹山、竹溪、十堰、郧西等地,对多种手工艺类非遗项目进行了调研,回访了13位学员,涉及木雕、微雕、石雕、面塑、泥塑、大漆、彩绘等七个门类,并与非遗传承人群面对面交流座谈。回访组由李志敏主任带队,相关工作人员夏老师、李老师、陈老师等参加,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非遗研培的回访与调研之旅。 【第四站】巴山腹地之竹山...
查看更多
“津”彩非遗,中国实践 ——天津非遗展示活动闪亮世界智能大会
地方新闻
5月16日-19日,以“智能新时代:演进、方略与机遇”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于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承载着城市独特魅力与人文气质的非遗系列展示活动也在登陆大厅与广大观众见面。 智能大会非遗展示活动以“‘津’彩非遗,中国实践”为主题,分为静态展示与动态展演两部分:以《潞河督运图》,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作为展区背景静态展示。 静态展示 动态展演中杨柳青木版年画“印”与“绘”两道工...
查看更多
在游戏中体味文明交流互鉴
专题报道
前言: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亚洲文明对话系列活动——“2019东北亚民间游戏文化论坛”于5月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此次论坛旨在通过对民间游戏文化的研讨,加强东北亚民间文化学术界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以民间游戏文化为中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协作研究,推动东北亚地区民间体育、教育、文化等事业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民间游戏来源于劳动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丰富的民俗学、社会学等文化研究价值,又承载...
查看更多
皮影数字博物馆
专题报道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学院承担建设的“皮影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200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接受著名收藏家赵树同教授捐赠的47000多件皮影及其相关文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该馆是国内首家颇具规模的皮影艺术博物馆。馆藏的45000余件皮影包括从明清到现代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北京、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全国各地皮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刻工精美...
查看更多
相生相织 无问冬夏——重庆荣昌传统工艺工作站助力夏布织造技艺振兴发展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