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孔令民
2018.11.15
孔令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1960年起跟随父亲孔祥泽学习风筝制作技艺,所扎风筝工艺精细、品种繁多、形神兼备,且与时代生活密切结合,有五龙燕、比翼燕等四十多种。作品在国内屡次获奖,并赴日本、希腊、美国等国展示,与父孔祥泽、子孔炳彰合著《曹雪芹风筝艺术》。创办残疾人风筝厂,在农村地区参与开办风筝工艺坊,传承风筝制作技艺,为促进残障人士、农村人员就业做出了贡献。被中国文学...
查看更多
王照良
2018.11.15
王照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黎族,1954年3月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族钻木取火技师。黎族自古以来以刀耕火种谋生,钻木取火在过去是黎族男性赖以生存的技能之一。从小随父亲上山开垦山兰园,练就了钻木取火技能。熟练地运用钻杆和钻板等简易木制取火工具,用手钻法、弓钻法等取火手段,在两分钟之内就能将摩擦起来的星火引燃。2009年2月,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手艺》开头篇“钻木取火”的拍摄工作。致力于制作...
查看更多
李海彦
2018.11.15
李海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12月生,陕西省蒲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烟火爆竹制作技艺(蒲城杆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蒲城杆火第二十九代传人。1955年开始从事杆火制作,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从艺历史。能够熟练掌握配制火药、扎架、布设引线、彩绘外表等核心技艺。制作的文火、武火杆火造型包括戏剧、传说、建筑等数十个品种。其中老杆、笸篮杆、火船、火马等为施放杆火时的招牌造型和开场渲染气氛的代表作品。1957年至1960年,先后四次进北京表演。1992年,应邀赴日...
查看更多
吴旭升
2018.11.15
吴旭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鄂温克族,1974年1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桦树皮船制作技师。先后拜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格力斯克和拉吉米为师学习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跟猎民维佳学习雕刻。从师期间,掌握了切剥、编制、对拼、刺花、压边等桦树皮制作技艺特点,学会了制作桦树皮盒、鹿鞍子、滑雪板、婴儿摇篮等各种桦树皮制品。经常带领学生为来敖鲁古雅旅游和参观的中外游客现场演示桦树皮制作技艺和雕刻技能,并...
查看更多
孙亚青
2018.11.15
孙亚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9年7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制扇技师。1976年进入杭州王星记扇厂学艺、从艺,至今已四十多年,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制扇技艺,精通扇骨扇面工艺创作设计、画面艺术创作及扇子鉴赏等。作品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曾赴美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瑞士、日本等国家交流。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颁发的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浙江省总工会命名的浙江工匠。建立文字...
查看更多
泽培
2018.11.15
泽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3年4月生,西藏自治区江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雕版印刷技师。12岁便开始跟随父亲桑培在江达县白卓村学习木刻雕刻技艺。1978年,在德格印经院学习木刻雕版,历时五年。1983年起到西藏那曲安多县、四川德格等地雕刻经版。现每年冬天在本县波罗乡冲桑村雕刻经版,并教青少年学习木刻技艺。从事刻版制作已有四十余年,能够独当一面。先后教授学徒二百余人,其中多已成为雕版制作技师中的佼...
查看更多
夏吾他
2018.11.15
夏吾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2年3月生,青海省同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三十五年的雕刻生涯中,主要雕刻作品有塔尔寺的《嘉木样活佛作品全集》(十六卷)、四川格得寺的《洛桑成勒作品集》(十二卷)等,另外在省内外多家寺院雕刻了很多佛经等。从1984年起收徒传艺,不仅招收本村学徒,还广收其他乡镇的学徒传授雕刻艺术,至2016年底学徒达上百人。雕刻的刻版线条纹路细致、刻痕深准,出众的技艺得到了社会一致认可,被青海省文...
查看更多
黄小建
2018.11.15
黄小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5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杭州雕版印刷技师。1978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水印工厂学习传统雕版印刷、木版水印,师从徐银森、张耕源、陈品超等人。1985年水印工厂解散,转入浙江美术学院西湖艺苑工作。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之余,仍坚持传承技艺,至今已刻印版数千块。成功恢复了失传已久的饾版拱花术,并运用在个人雕版创作中,成为其代表性的技艺特色。由于工艺精湛,传承古法,采用传统工...
查看更多
魏立中
2018.11.15
魏立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6月生,浙江省嵊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木版水印技师。1990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水印工厂,拜陈品超、张耕源为师,系统学习木版水印技艺,技艺全面,功力深厚。长期进行传统技艺的调查研究,征集相关文献、实物。2001年全面恢复了濒临失传的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设立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并兼任馆长,复原、创作多部木版水印精品,并带徒授艺,推动木版水印技艺进校园。近年来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美术馆、中国...
查看更多
杨焯忠
2018.11.15
杨焯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广东省肇庆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端砚制作技师。中学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杨栋华学习端砚雕刻,后拜端砚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程文为师,学习程氏家族端砚制作技艺。对传统制砚的相石、构图、雕刻等整体工艺流程,均熟练掌握。作品素有传统意蕴与现代趣味,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重要奖项。多年来积极投身端砚文化相关传承传播工作,不仅延续家族内部的血脉传承,同时还不吝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社会,培养了众多传人,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