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李蔷
2018.11.15
李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12月生,江苏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绒绣代表性传承人。1975年后就职于上海红星绒绣厂从事绒绣工艺品创作,后任艺术品创作组组长及绒绣技术主管,2004年至今受聘为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绒绣原创工作室首席绒绣工艺师。师从著名绒绣工艺师范玲娣、唐根娣,尤其擅长人物肖像绣制。新创弯头针绣法和分线漂色绣法,所绣人物形象更加惟妙惟肖。代表作有《毛主席、周总理会见尼克松》《邓小平会见布什》《奥黛丽·赫本》《沙特阿拉伯国王像...
查看更多
周文虎
2018.11.15
周文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3月生,福建省永春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春纸织画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师从工艺美术艺人黄永源学习纸织画。在继承传统纸织画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拼方形式,编织题材广泛、色彩丰富的多种图案,并能巧织双面图样,制作出百米长卷。其代表作《百米百虎纸织画》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百米五百罗汉》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暨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开办培训班,向爱好者传授技艺。
查看更多
梁德颂
2018.11.15
梁德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4年11月生,湖南省保靖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画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苗画世家,从小随父亲学画。其绘画综合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比喻与象征手法,表现苗族文化历史、生产生活和民间信仰内容,题材广泛,意蕴丰富,形象奇丽,风格浪漫,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展示活动,或被美术馆收藏。《酉水流金庆华诞,吕洞溢彩铸辉煌》创最大手工苗画吉尼斯世界纪录。子女皆为下一代传承人。
查看更多
郝彦明
2018.11.15
郝彦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4月生,山西省襄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筑彩绘(炕围画)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彩绘艺术,16岁起随画匠崔银贵及其徒弟苏根元学习打炕围手艺,经过勤奋刻苦练习,很快就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作品借鉴壁画、年画、建筑彩绘手法,在内容、材料、布局方面独具特色,内容喜庆祥瑞,色调艳丽明快,形象夸张浪漫,为当地民众所喜爱。积极参加各级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热心参与公益性活动,坚持免费带徒并长年免费开办讲座,推动非遗进校园。
查看更多
洪观清
2018.11.15
洪观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5月生,安徽省歙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盆景技艺(徽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徽派盆景制作世家。十几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徽派盆景技艺,艺术风格与父亲一脉相承。所作盆景结构严谨,富有动势,疏密适当,直中求曲,乱中求平,有浓郁的书卷气。注重创新,突破徽派盆景的传统款式,改造传统三台式盆景,发展传统杂桩野款式盆景,创造出具有自己艺术个性的现代自然式盆景。代表作有梅花盆景《春满新安》《洪岭二红》、五针松盆景《步步青云》等。培...
查看更多
朱振清
2018.11.15
朱振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6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盆景世家,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朱子安之孙、盆景艺术大师朱锦源之子,从小深受苏派盆景艺术影响。善于运用苏州本土树种,通过“粗扎细剪,剪扎并用”的苏派手法,造就丰富的盆景造型。在保持苏派盆景清秀古雅特色前提下,进行技术革新,如改全棕绑扎为“以金属丝绑扎为主,金扎并用”,改“休眠期修剪、生长期弧剪”为日常“剔芽留枝、逐段修剪、精修细剪”,达到“上观...
查看更多
曹季德
2018.11.15
曹季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1979年起随扬派盆景艺术大师王寿山学习盆景剪扎技艺,为泰州(扬派)盆景技艺第六代传人。学习刻苦,基本功扎实,熟练掌握扬派盆景剪扎的九种棕法,并运用自如。在2012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盆景展上,作品《虬龙绕云》获金奖、《傲骨凌云》《高山云层》获银奖。致力于扬派盆景的理论研究,出版《“扬派”泰州盆景在造型和技巧上的特色》等著...
查看更多
谢炳华
2018.11.15
谢炳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镶嵌(彩石镶嵌)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彩石镶嵌。长于镶嵌人物头像,创作实践多复制经典名画、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图述古典文学名著,在题材和手法上有所创新;以挂屏、地屏、壁画形式丰富彩石镶嵌艺术。作品做工精良,手法细腻,形象惟妙惟肖。先后参与制作《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版纳风情》《奥运之光》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和谐大中华》等大型彩石镶嵌作品。
查看更多
罗照英
2018.11.15
罗照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2月生,湖北省天门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糖塑(天门糖塑)代表性传承人。15岁随父学艺,1953年师从汪培林研习天门糖塑制作,曾游方从艺于全国十二个省市。技艺精湛,能吹能塑,熟稔百余种题材,尤擅人物神态刻画。所塑造糖人多表现民间传说和生活民俗,造型饱满,细节丰富,色彩明亮,纹路清晰,加配装饰性亮片,人物和动物形象更加活灵活现。代表作有《双狮抢绣球》《魁星点斗》《太保狮》《姜太公钓鱼》等。多次参加省市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
查看更多
常弘
2018.11.15
常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62年9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料器(葡萄常料器)代表性传承人。葡萄常料器第五代传人。16岁起随葡萄常传人常玉玲学艺,18岁就职于北京绢花厂,2004年起恢复葡萄常技艺。作品清新、自然,造型、色彩、质地等视觉效果逼真,上色、上霜技艺尤为突出。代表作有《馨香常在》《龙凤呈祥》等。2004年起带徒授艺,向第六代传承人常开心传艺。长期参与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展示宣传葡萄常料器技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