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韩生元
2018.11.15
韩生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21年2月生,2011年1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祖籍青海,祖父、父亲早年流落新疆,均为花儿歌手。7岁时,因家中变故成为孤儿,后在继承父亲河湟花儿基础上,凭借自身艺术创作才能,将西北传统花儿和新疆曲子有机融合,并运用二十多种曲调编创和演唱。一生创作六百多首新疆花儿,代表作品有《花花尕妹》《我和尕妹要团圆》《我的花儿》《阿妹是救命的恩人》等。影响和培养了大批各族新疆花儿传承...
查看更多
张明星
2018.11.15
张明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40年10月生,2012年6月去世,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7岁起随本村三老伯和马如录等艺人学唱小调、花儿。同时,不断向其他艺人虚心学习,广泛积累和丰富了自己的演唱曲目,形成个人的演唱特色。还能演唱眉户曲调和秦腔,并擅长演奏泥哇呜、竹咪咪等回族民间乐器。多年的磨炼形成了高亢、粗犷、豪迈且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演唱风格,最大特色是能即兴自编自唱花儿小调。196...
查看更多
刘郭成
2018.11.15
刘郭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甘肃省岷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二郎山花儿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刘连生学唱花儿,在岷县大小花儿会赛唱的同时,影响并新开辟了秦许马烨仓花儿滩花儿会和二月二传统庙会的花儿演唱。具有先天好的嗓音条件,演唱凸显出岷县洮岷花儿南路派最典型的唱腔特色。培养的一批优秀学生,已成长为岷县花儿歌坛的中坚力量,也成为二郎山花儿薪火相传的接班人。由于在花儿演唱方面的出色表现,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评为“甘肃省花儿歌手”。
查看更多
汪莲莲
2018.11.15
汪莲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8年2月生,甘肃省康乐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莲花山花儿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小生长在莲花山下,受祖辈莲花山“花儿”的艺术熏陶,能编会唱。20世纪80年代,已是当地有名的花儿唱家,是一代歌魁“穷尕妹”丁如兰的花儿传人。凭着对花儿执着的爱,克服了自己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及与乐队配乐、合乐、表演等方面的困难,把花儿带进了新的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花儿皇后”。每年参加各种花儿赛事活动,参加各个花儿场演唱。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
查看更多
杜秀英
2018.11.15
杜秀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裕固族,1940年10月生,裕固族名字曲木塔尔,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裕固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1947年开始,跟随父母学习西部裕固语民歌《萨里玛克》,随后学习东西部的其他民歌及婚礼上的《出嫁歌》等。能流利使用东西部裕固族语言唱民歌,韵味独特。积极参与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搜集、整理、研究裕固族历史文化和民歌,录制了大量民歌原始资料,代表作有《萨里玛克》《乌黑的骏马》等。为裕固族民歌项目培养了数位传承人。
查看更多
杜秀兰
2018.11.15
杜秀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裕固族,1943年6月生,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裕固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1949年开始,跟随父母学习民歌、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随后学习婚礼上的《出嫁歌》等。精通西部裕固语言,粗通东部裕固语言,在她的故事、民歌、谚语中很少有汉语借词,通篇使用裕固语说唱,还保留了许多突厥语词汇。能完整演唱西部《萨里玛克》《出嫁歌》《来里拉毛》等民歌、史诗、民间故事。演唱东部《巴特尔赛罕》《海特(龙头)赛罕》《灰马驹》《老白马》《赞丹...
查看更多
李学华
2018.11.15
李学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傈僳族,1952年1月生,云南省泸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喜欢在老人身边聆听唱歌。在父母及村中艺人熏陶下,掌握了傈僳族民歌的演唱技巧和演唱内容,能在不同场合演唱不同的调子。不论是表达男女真挚情感的传统“优叶”,吟唱古歌和叙事长诗的“木刮”,还是即兴演唱的“摆时”,均能随心演唱。同时,能把独特的演唱技巧运用得十分熟练,在唱短音时大量应用颤音,唱长音时则跌宕起伏,优美圆润,极富激情和感染力。1999年参与创建泸水泸...
查看更多
黄代书
2018.11.15
黄代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4年4月生,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柱土家啰儿调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山歌,记忆力好,常常一听当地老人唱歌,自己就能唱,因此掌握了不少当地民歌,包括啰儿调。在上学的时候,就能够利用当地的啰儿调即席编词、随口应答,并通过唱歌打趣游戏,甚至隔山以唱山歌的方式与他人对唱。演唱的啰儿调民歌有见子打子、即兴填词、声音高亢奔放的特点。已出版了啰儿调演唱专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啰儿调的传承,虽已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石柱县...
查看更多
汤明哲
2018.11.15
汤明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10月生,广东省梅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州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中学时开始学唱山歌,师从饶金生、梁带英。从事客家山歌演唱和研究六十多年,能唱、能弹、能演、能写、能教,经验丰富,颇有造诣。演唱的山歌乡土气息浓郁,行腔别具一格,被有关专家称为“汤腔”,并有“梅州山歌大师”之称。出版山歌专著七本,搜集整理出版传统客家山歌五句板三十多本。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其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在农村、工厂、大中小学举办过多次山歌培训班,累计培...
查看更多
彭泗德
2018.11.15
彭泗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9月生,湖北省兴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9岁随父彭祖官学习兴山民歌、薅草锣鼓等演唱技艺,属世代相传的门弟师(长辈直接教授的徒弟)。演唱唱腔丰富,题材广泛,尤以演唱薅草锣鼓中的“大翻身”(又叫慢声)见长,是当地有名的集打、念、唱等技艺于一身的歌师傅,“三天三夜不唱重句子”是民众对他的评价。曾受中国音乐学院邀请,参加中国传统音乐节展演。2007年,牵头组建琚坪村民间文化协会,开展兴山民歌传帮带工作,先后教...
查看更多
1
1833
1834
1835
1836
1837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