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万涓成水 无怨无悔——记浙江非遗工作者王淼
人物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说与做。我们的责任是:缩短愿景与使命、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说与做的距离。事业无止境,探索无止境。”这是浙江非遗工作者王淼的作品《风生水起》卷首的一段话。    文如其人。作为浙江非遗保护工作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调研员王淼用坚韧不拔、辛勤耕耘,诠释着一名非遗工作者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担当与作为。“把事业干得精彩,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王淼说。    1989年,由于颈椎受伤,王淼患上了室管膜瘤,手术后遗症让他手抬不过...
查看更多
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展演活动举行
地方新闻
8月1日上午,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展演活动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第二馆址盛大举行。展演活动由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承办。此次活动是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为接待“第12期东盟-中日韩(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讨班”来黑龙江参观访问而举行的专题汇报展演活动。活动分为全省非遗工作专题汇报、非遗精品展、社区民众非遗互动和世居少数民族专场演出四大板块。全省非遗工作专题汇报板块中,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亚强...
查看更多
专访陕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洪济龙,陕西省艺术馆馆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您接...
查看更多
专访陕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
访谈
查看更多
多点开花 激发活力——首届非遗品牌大会侧记
专题报道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进入人们视野,由此衍生的非遗品牌层出不穷,相继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的2018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办。百余个非遗项目和品牌的相关单位代表齐聚广州,聚焦非遗品牌建设和相关生态系统构建问题,共同探索我国非遗传...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品牌计划
专题报道
2018年7月27日,出席2018非遗品牌大会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品牌单位,致力于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相关部署,联合发起中国非遗品牌计划。一、时代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品牌的力量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需求、展现时代风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新期待。二、品牌培育培育传统工艺知名品牌,提升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能力,提高设计...
查看更多
手工艺,创造中国人的新生活方式
论坛
9年前,工艺美术行业里也做过一次类似的 全国性调查,对比可以看出,近10年过去,行业整 体现象变化并不大。过去存在的问题,今天依然 如此。调查要反映传统工艺的热点问题、核心问 题,比如关于原料、工艺以及正确的传承途径 等,以便找到手艺人的发展方向。而振兴传统工 艺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中国人生活方式消亡的问 题。传统工艺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 统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日常生活所 需,如果不与日常生活消费相匹配,就很难走入 大众。在这个时代,中国人...
查看更多
一线一提百出戏
专题报道
《目连救母》剧照图《卢俊义》剧照图《钦差大臣》剧照图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戏”,又名“傀儡戏”“嘉礼戏”。源于秦汉,发展至唐宋时期开始渐渐走进泉州老百姓的生活,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木偶戏种。它有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 “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指尖上的舞蹈《赵氏孤儿》剧照图  木偶身上的排线粗略估计也在二十根以上众所周知,凡是提线木偶想动起来,身上的线不能少。常见的也就四五根,而...
查看更多
为非遗的当代价值传递、实现、增值赋能
论坛
当代社会,品牌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非遗品牌传播的效果,可反映大众对非遗的知晓度、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可度,因而也是当代非遗保护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具有商品性的非遗项目而言,品牌价值可一定程度上反映非遗资源的当代价值。在学术研究领域,老字号的品牌营销传播的研究较多,而以非遗为品牌传播研究对象还是一个新命题。笔者认为,当代与非遗相关的品牌形态有专业品牌、工匠品牌、时尚品牌、公益品牌及电商品牌五类,这五类品牌形态在提高非遗传承水平、确保...
查看更多
福建抢救保护四平戏古戏服
专题报道
四平戏演员和闽江学院调研教师  资料图片四平戏戏服  资料图片夏夜的山乡,田间的蛙声与村口的锣鼓声齐鸣。福建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的古戏台上,村里的四平戏老演员李典焕精神抖擞,正演出今晚的压轴大戏《宝带记》。灯光下长时间的唱念做打,他身上的深红色戏袍都被汗水浸透了。  李典焕今年已经82岁了,而他身上的老戏服比他年龄更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古朴典雅的戏服,和四平戏一起,在这个闽北的山村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台上的演员老了,曾经光彩夺目的老戏服也渐渐褪色...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