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988)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34)
清单
(12138)
资源
(3144)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9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歌声飘溢田野风――国家级"非遗"吴歌传承人杨文英
2014.07.15
歌声飘溢田野风――国家级"非遗"吴歌传承人杨文英
人物
歌声飘溢田野风——国家级“非遗”吴歌传承人杨文英 杨文英 “山歌勿唱忘记多,搜搜索索还有十万八千九淘箩,吭嗨吭嗨,扛到吴江东门格座垂虹桥浪去唱,压坍仔格桥墩塞满东太湖……”近日,在江苏省吴江市芦墟镇文体站,吴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文英在笔者的恳求下唱起了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的歌头。当天,杨文英患重感冒未愈,嗓音沙哑,但她一开口哼唱,一股淳朴、自然、清新的田野之风便扑面而来。 山野之歌,清而不靡 提到芦墟山歌,一些人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芦墟...
查看更多
推进文化生态建设 传承保护非遗内在文化价值
2014.07.15
推进文化生态建设 传承保护非遗内在文化价值
论坛
推进文化生态建设传承保护非遗内在文化价值 王离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弘扬起来、传播出去。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工作繁荣发展的科学指南。结合河北实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就是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文化生态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生...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 得做“减法”
2014.07.15
非遗保护 得做“减法”
论坛
非遗保护 得做“减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申遗”的热情高涨。“申遗热”对于文化保护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些地区并没有认识清楚“非遗”的真正内涵,造成“非遗”保护的泛化、庸俗化。比如,一些人认为,任何百年以上的物件或村落文化都是非遗;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都应该“复活”。 在这种误解下,诸如“童子尿煮鸡蛋”、“冥婚”申请“非遗”,多地争抢“西门庆故里”的闹剧接二连三出现。湖北恩施甚至有政协委...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促城镇化朝特色化发展
2014.07.15
保护非遗,促城镇化朝特色化发展
论坛
保护非遗,促城镇化朝特色化发展 城镇化和非遗保护都属于国策,两者都与现代化、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关系密切。城镇数量之多少,城镇人口规模扩大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是曾经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长期占多数。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城镇人口增长和比重大幅上升,农村人口减少和比重逐年下降,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相比世界上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城镇化程度不高,如何稳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一项较长期国策。 随着现代...
查看更多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
2014.07.15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
论坛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 马 宁 运用博物馆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理念在国内外学界都有所论及,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博物馆与非遗的关系,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以及用个案的形式讨论博物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实证性问题等三个方面。多数中外学者都认为,博物馆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平台。西藏的非遗博物馆“尼洋阁”,便是我国运用博物馆形式保护非遗的典范。 尼洋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尼洋阁坐落在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要建立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
2014.07.15
非遗传承要建立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
论坛
非遗传承要建立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 王 耘 在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不但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也成为近日文化部举办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上的焦点。纵览近年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谓是喜忧参半。面对非遗这样的“民族文化基因”,其传承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如何传承,传承的方法、路径却一直是一道有待彻底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从形式到内涵,从搜集、挖掘、整理到教育、创作、传播多元化的非遗传承立体架构体系,才能保留、展示并传承其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2014.07.15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论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政府间合作的项目传入中国,很快演变为一个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并且在这场运动中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制定了新的法律、新的公共文化政策,第一次通过正式体制大面积地承认近代以来被否定的众多文化在公共领域的合法地位。这场社会运动在文化上的结果具有革命性,改变、终止乃至颠覆了近代以来的文化革命的观念与逻辑。 一、作为社会运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英...
查看更多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2014.07.15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论坛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王文章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短短十几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历了由以往的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阶段,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科学保护阶段和以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标志的依法保护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际范围内普遍得到重视;另一个更重...
查看更多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
2014.07.15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
论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 王家乾 苏大为 2001 年5 月18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被列为19 项代表作之一。以此为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理念迅速博得了我国官方和学界的认同与重视。纪录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艺术形式,也由此被推到了一个新的文化高度。 目前,虽然学界对纪录片的分类并没有“非遗”纪录片这一类,“非遗”纪录片在学术上也不是一个被公认的...
查看更多
“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4.07.15
“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论坛
“后申遗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小康 申遗以来保护工作状况与效果的复杂性表明,一般的保护理念不能解决保护工作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具体保护项目都必须作为特殊个案研究和应对,“非遗”保护工作必然面向特殊性。 如果从昆曲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开展十几年了。此后,中国在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设立“文化遗产日”,2011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
查看更多
1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30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