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李 颖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今年6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
查看更多
“非遗”后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
论坛
 “非遗”后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以水族马尾绣为例王  彦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深刻影响了我国众多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参与其中的各利益相关方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尤为显著。以三都水族马尾绣为例,在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在当地政府组织领导下建立了保障机构,施行了相关政策,并举办马尾绣培训班,提升优秀艺人的地位和影响,扩大马尾绣的社会认知度和需求,显示了地方政府的重要推动作用。“非遗”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创造出新的情境,技艺...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别把“真遗产”改成“假文物”
论坛
非遗传承别把“真遗产”改成“假文物”苑  利  有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改编、再创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过分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本身就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我认为,尽管从总体来说,人类社会肯定是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包括对民间美术进行改编、再创作在内的文化创新,都可视为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作为国家级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可以随意创新,非物质...
查看更多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论坛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刘锡诚     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启动,当时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并展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6年2月8日...
查看更多
皮影民间艺术摆脱传承困局
专题报道
皮影民间艺术摆脱传承困局      台前无数掌声,幕后多少泪滴。“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说的是中国皮影艺人的能耐。    “这么好的艺术,不努力很快就没了。”凝望着幕布映出上下翻飞的皮影,从艺五十余载的广东陆丰皮影剧团导演彭美英感慨万千。记者采访发现,作为我国三大皮影派系之一、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皮影的变迁,折射出这门民间传统艺术如何走出沧桑、重现辉煌。    历经荣耀的皮影戏    “相比北方影戏,陆丰皮...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展演亮相澳大利亚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展演亮相澳大利亚      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教育学会、中国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澳建交40周年——文化中国·澳大利亚行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展演”活动日前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进一步增进中澳两国青少年的了解和友谊。此次展演通过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其间,新经典民乐组合“大川国乐”及国内部分歌唱家作为演出嘉...
查看更多
携手青年一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携手青年一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轻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上非常重视青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年轻人的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未来几个月中将举行三次分区青年论坛,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焦点对话与活动帮助青年一代增强保护意识、巩固知识、提高保护能力。    第一次青年论坛定于2012年9月23日至26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
查看更多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其他新闻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中国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论坛”19日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五大名窑大师就中国艺术陶瓷的创作现状、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研讨。    陶瓷制作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宋代被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技艺炉火纯青。    此次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展出当代精品近50件,包括汝窑朱文立、孟玉松,官窑郦越宁,哥窑徐朝兴、徐定昌、陈爱明,钧窑孔...
查看更多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专题报道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杨晓政  虾爆鳝面 蓝印花布     河坊街上的蓝印花布、奎元馆里的虾爆鳝……     这些老杭州的最爱,近日入选省非遗解读入选密码    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总要以某种形式流传下去。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202项。其中,老杭州们耳熟能详的好玩意不少:试问,幼时有几个杭州的80后没有穿过蓝印花布扯的衣裳?没拉着爸妈吃一碗汤香扑鼻的虾爆鳝面...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彭兆荣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总结、建构和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尤显迫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国际经验  当今,“遗产事业”已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社会现象之一。纵观全球“遗产事业”的现状,世界主要的遗产大国已在遗产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到前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根据是这些国家已建立了成熟的、特色鲜明的遗产体系。遗产体系在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全球介绍和推广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是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