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甘肃“守艺人”竞技 非遗类文创“上新”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进行活态展示(摄影:李楠) 庆阳香包刺绣五色飘彩、临夏陶器制作传统工艺凝聚匠心、武威《多彩非遗共筑梦想》剪纸作品精巧别致……近日,在甘肃敦煌举办的甘肃省非遗展示展销暨全省非遗文创大赛系列活动上,来自各市州的非遗类文创产品销售火爆。八方游客借此寻根文化脉络、品读生活韵味,感受陇原大地上非遗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展示精品 甘肃蕴藏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显示...
查看更多
坚守好魂和根 习近平这样阐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专题报道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专题报道
贵州毕节黔西市的苗族村寨化屋村,原名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因被悬崖峭壁阻隔,这个小山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下,化屋村不仅脱贫摘了帽,还做强了特色苗绣产业。回乡做苗绣的95后绣娘杨文丽,所在的非遗工坊去年销售火爆,带动当地数十名绣娘返乡就业。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非遗行业,在增进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拓宽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同时,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源头活水。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挖掘深厚内涵 弘扬时代价值
专题报道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长江流域实地调研,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举行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于长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扎根田野,投入时代
专题报道
贵州苗绣传承人把手艺教给村民们(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摇青”工艺(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潘鲁生(右二)与同仁们在黄山市做田野调查(供图:中国民协) 曹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彩绘”工艺(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查看更多
赋予非遗及其保护新的学术内涵
专题报道
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正在进行胎体制作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 非遗意识缘于文化自信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水利工程和旅游业的兴起等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因此被毁掉的古迹有不少。如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使之免于毁灭,从20世纪7...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21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1期:2023年6月26日—7月9日 ❖1.《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2.全国高校非遗保护政策与实务培训班在京举办 ❖3.中国珠算保护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4.2023年“根与魂...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这样讲述内蒙古
专题报道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提到内蒙古,你会想到什么?是苍茫辽阔的草原大漠,是悠扬的马头琴声,还是善骑射、能歌舞的马背民族? 近日,总台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内蒙古,一起感受独特的草原非遗文化 「衣」 节目里介绍了三种国家级非遗民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颜色多以红、蓝、黄、绿、白为主,他们将天空的蓝色、乳汁的白色、太阳的红色、草原的绿色,大地的黄色融进服...
查看更多
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专题报道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并强调:“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长江流域民众及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蕴藏着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历史文脉,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根基,是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和旅游部...
查看更多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推动热贡艺术保护传承——一笔一画 非遗“活化”
专题报道
龙树画苑学徒在聚精会神地创作(摄影:马可欣) 核心阅读 热贡艺术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特色画苑、发展文旅产业,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整合唐卡、堆绣、泥塑、雕刻等热贡艺术产品,带动众多人口从事相关行业,走出了一条深挖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历经岁月沉淀和传承创新,热贡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画师曲智带着一行人,轻声走进热贡龙树画苑,20多名学生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