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范曾:“我们看到了文化复兴的桅杆”
其他新闻
范曾:“我们看到了文化复兴的桅杆”   “看今年两会,就要放眼国际大背景,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艺术家范曾日前开门见山谈起了对这次两会的看法。   不仅仅是画家,范曾胸怀的是我们“多难兴邦”的伟大事业。他注意到,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空前困难,中国人民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使我们在危机的海啸中立定精神,不只走出了低谷,而且GDP的指标取得了稳定的增长,同时我们也承担了作为一个大国的世界责任,阻扼了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一)
专题报道
  “多彩民族”综合专场(一)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一)     2010年2月27、28日,由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首场演出――“多彩民族”综合专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隆重上演。    ...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其他新闻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本网讯,2010年2月27日晚,由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首场演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隆重上演。文化部部长蔡武等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接见全体演职人员。调演首场演出――“多彩民族综合专场”演出结束,文化部部长蔡武等领导同志祝贺演出成功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本次调演后续报道敬请关注本网“专题报...
查看更多
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
论坛
 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田 青     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自觉”不会自然发生,它常常是在灾难或巨大的民族危机之后的一种深刻甚至痛苦的反思,当一个民族缺乏“文化自觉”的时候,任何来自外部的“越俎代庖”式的“保护”,都是暂时和难以真正起作用的。    提倡“文化多样性”和关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文化领域里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进步。长期以来,在科学技术取得全...
查看更多
今时元宵为何“闹”不起来?
专题报道
 今时元宵为何“闹”不起来?   岁月悠悠,今又元宵。与多年前的元宵节盛景相比,不少人感慨现在的节日气氛淡了许多。  据记者了解,元宵节不仅遇商家“冷脸”,而“闹”的氛围也渐行渐远。古时元宵夜“灯火阑珊”相当热闹,以“偷”为乐来过这一传统节日。   而今时元宵节的活动也可谓丰富多彩,但为何“闹”不起来?研究民俗的业内人士张炜称,元宵节要复兴,必须吸引最活跃的年轻人参与,为元宵节注入时尚、浪漫元素,并依靠商家的炒作,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   元宵节遇商场“冷...
查看更多
京城十大灯会花会闹元宵
其他新闻
 京城十大灯会花会闹元宵  26日晚,三里屯VILLAGE广场成了灯的海洋。100盏兵马俑灯、4辆花车彩灯、十几个国家的孩子制作的60盏彩灯,以及141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宫灯和三里屯街道居民制作的120盏文明礼仪灯将每一个角落都点亮了。  操着各种语言的游客们在灯的海洋中笑得灿烂如花。在台湾交大读书的学生小林说:“我来北京旅游,在报纸上看到灯展的预告就来了,没想到这么漂亮,在台湾也不常见。”新西兰籍的韩国学生小金说:“那种传统的灯最好看。在新西兰看...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非遗”调演闹元宵
其他新闻
 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非遗”调演闹元宵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周玮)扭起欢快喜庆的秧歌,跳起活泼热情的弦子舞,悠扬婉转的鄂伦春族民歌绕梁不绝……27日晚,“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活动”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期间,2000多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将为首都观众呈献9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     由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20个省区市、20余个少数民族...
查看更多
元宵节我国有闹“社火”风俗
其他新闻
 元宵节我国有闹“社火”风俗        新华网南京2月27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告诉记者,元宵节我国有闹“社火”的风俗,其中包括耍龙灯、舞狮、踩高跷等传统习俗。     王思潮介绍,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
查看更多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南宋
其他新闻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南宋        新华网天津2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2月28日是元宵节,我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说,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宵节猜灯谜自南宋时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猜灯谜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游艺活动。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成为民间谜语,又叫“打灯谜”。     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云:“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
查看更多
中国西藏从今年起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
其他新闻
中国西藏从今年起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西藏今年将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等措施,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12月至2009年,西藏共发现14大类40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83个传统戏剧演出机构,同时发现传承人1177名。国家和自治区先后累计投入近4400万元,专项用于西藏范围内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和传承。   今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