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广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设立保护基地
2009.09.04
广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设立保护基地
其他新闻
广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设立保护基地 世界纺织品中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蚕桑丝绸织物已极为少见,香云纱是其中之一。9月1日,“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广东省正在积极加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香云纱是一种用两广特产“薯莨”汁液和珠三角特有的河泥对原料进行染色制作而成的真丝绸面料,明代永乐年间,顺德香云纱就已开始生产并远销海外。因其染整技艺特殊,佛山市顺德区2008...
查看更多
缪天瑞生平年谱
2009.09.02
缪天瑞生平年谱
人物
缪天瑞生平年谱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4月15日(农历戊申年三月十四日)缪天瑞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莘塍镇南镇村。出生老屋的大门上方正中现在钉着一块铜牌,上面写着:“瑞安市文物保护点缪鹿坪宅瑞安市文物局立2003年5月”。曾祖父缪鹿坪是当地有名的乡绅。 祖父缪寿枢(1866―1929)思想开明、乐善好施,在当地筑桥修路、兴建水利、创办学校,还送儿子孙女去日本留学。他爱好音乐,喜欢吹洞箫,曾组织业余乐手在家合奏丝竹音乐,对幼年缪天瑞有一定影响。 父...
查看更多
百岁学人缪天瑞
2009.09.02
百岁学人缪天瑞
专题报道
编者按: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教授因病于2009年8月31日早5时许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101岁。昔人已逝,今人尤思。为了缅怀这位学界先贤,重温其百年所走过的学术历程,本网现刊发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先生撰写的《百岁学人缪天瑞》一文,以表哀思。 百岁学人缪天瑞 望九之年的学者不多,望九之年还在写作的学者更不多,而百岁高寿仍然笔耕不辍的学者简直就如凤毛麟角。文化界有巴金、季羡林,音乐界有廖辅叔、钱仁康,而像缪天瑞这样已达百岁高寿...
查看更多
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辞世
2009.09.01
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辞世
其他新闻
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辞世缪天瑞先生肖像 (本网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缪天瑞教授因病于2009年8月31日早5时许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101岁。 缪天瑞先生1908年生于浙江温州,1926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大学,曾任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台湾省交响乐团编译室主任、副团长。1949年,缪天瑞携妻儿从台湾返回家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人民音乐》杂志首任主编,天津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1983年,已过古稀之年的缪天瑞先生...
查看更多
最终的东西是一个慈悲
2009.08.28
最终的东西是一个慈悲
专题报道
最终的东西是一个慈悲 2006年9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齐扎拉给朱哲琴打电话,希望她能帮助当地寺院整理诵经。朱哲琴下飞机后直接去寺院,帮助整编喇嘛诵经。一旁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Khalid Malik)与夫人请朱哲琴喝茶,听朱哲琴讲述了她的印度之旅。不久,朱哲琴接到了马和励的电话,请她出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大使。 朱哲琴在吐鲁番跟两个维吾尔族小孩玩得很开心,虽然民族不同,但快乐...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强调年轻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
2009.08.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强调年轻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强调年轻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 2009年8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日本奈良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儿童表演艺术节开幕。这是日本第二次主办该艺术节,第一次在福冈举办。 出席开幕式的有奈良的政府官员,日本女演员栗原小卷与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蒙古和韩国儿童一起参加了艺术节。 总干事在致辞中强调:“表演艺术要求非常高――它们需要奉献、团队精神和大量的准备与练习。但它们也是人...
查看更多
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唱响世界
2009.08.27
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唱响世界
其他新闻
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唱响世界 受日本讲谈协会邀请,由中国评弹博物馆的袁小良、苏州评弹学校的王瑾和苏州评弹团的王池良等三位评弹艺术家组成的苏州评弹艺术团于2008年10月13日赴日本东京、大阪、金泽,进行为期一周的演出,他们在金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举行公益性展示演出,并在东京国立剧场等对日本市民进行公演。演出中把所有说白、唱词均译成日文打出字幕。朱子寒 摄 “向祖国汇报”――《茉莉情韵》苏州评弹晋京展演,将于九月八日晚在北京民族文...
查看更多
陕西“独角戏”为何不敌东北“二人转”
2009.08.26
陕西“独角戏”为何不敌东北“二人转”
专题报道
陕西“独角戏”为何不敌东北“二人转”――访著名文艺评论家常智奇 “独角戏”为什么没有能走出陕西?“王木犊”为什么没有能成为陕西的赵本山?记者日前采访了长期从事文艺批评和文化现象研究的国内著名文艺评论家常智奇研究员。 记者:陕西“独角戏”当年成名很早,在全国都获了奖,但最终却没有走出来。赵本山的“二人转小品”虽然起步晚,但却后来居上,你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常:除了演员个人的天赋、气质才情等原因外,在历史文化精神资源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
查看更多
年画上的杨柳青(魅力名镇)
2009.08.26
年画上的杨柳青(魅力名镇)
专题报道
年画上的杨柳青(魅力名镇) 人民网记者 尹 婕 杨柳青年画代表作《连年有余》 资料图片 运河边的杨柳青镇 马婧婧摄 一双青筋暴起、骨节突出的手有力地挥舞着锄头,暮色中,身后刚刚翻好的土地还带着湿气。临近晚上8点,74岁的农民老汉王学勤扛起锄头向家走去。吃过晚饭,洗了洗手,王学勤走进自己的画室。无论多忙,这是他从不落下的功课。 不足20平方米的画室里,墙上固定着20多张画板,灯光下,王学勤握着毛笔的手灵活轻盈,每年都能描绘...
查看更多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2009.08.26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专题报道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日前,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此次征求意见将截至8月31日。 一时间,部分汉字“微调”引发了公众的热 烈讨论,许多网站也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不少人对相关汉字法定调整后可能引起的书写混乱、书籍改印以及调整的意义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一些人担心这一调整“将影响自己的银行户头和档案户籍资料”等,另一些人把调整戏称为...
查看更多
1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