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7   星期六   农历八月初六   秋分 秋分
搜索
昌黎地秧歌扭出七百年的精气神儿
专题报道
昌黎地秧歌扭出七百年的精气神儿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临滔滔渤海,北枕巍巍碣石,风景秀美怡人。记者近日走访了这里,不仅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也被流行于这里的一种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所深深打动。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从丑角所戴的“裘帽”上,可以看出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元代。在记者亲眼看到这种舞蹈之前曾经疑惑,是什么魅力让一种民间秧歌舞流行了这么久并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昌黎地秧歌的两位传承人,周贺华...
查看更多
京剧为什么会姓"京"?
专题报道
京剧为什么会姓"京"? 资料图片:中国上海京剧院的演员在法国巴黎演出京剧《王子复仇记》。 新华社记者 宋立东 摄    京门收藏家方继孝贤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哥儿俩见面,好用京语“逗闷子”,常常勾出一些美好的回忆,或者为“夜话”点题。这不,前几天继孝跟我说,自己开车带儿子去超市,扛出了一箱矿泉水,放在后备箱里。车到家门口,跟儿子说:“到后yǐr(蚁儿)把水(拿出来)送到楼上去。”儿子不解,“什么,后yǐr?”继孝感慨:本来很平常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愣...
查看更多
侗族文化走进各中小学校课堂
其他新闻
侗族文化走进各中小学校课堂    如今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各所中小学校,时常可以听到悠扬的芦笙和动听的侗族大歌,这不是学校在举办文艺演出,而是同学们在上民族文化课。在三江,侗族大歌、笛子歌、芦笙踩堂、农民画等等侗族精粹已经深深植根于校园,每个学生都会一两项侗族特有的民族技艺,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人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现代文明的冲击曾经一度使得诸如侗歌、侗戏、讲款等依靠口传身授的传统民族技艺的传承受到巨大挑战。随着传统民间艺人的不断老去,一些民族非物质...
查看更多
在怀化感受巫傩文化 看傩师表演绝技
专题报道
在怀化感受巫傩文化 看傩师表演绝技傩技:八十多岁老傩师表演铁锥穿身 (摄影 王振辉) 怀化是巫傩文化的主体地带    巫傩文化是古黔中地区的炎人族、神农氏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文化。史料记载,炎人是我国南方的远古先民,是一个庞大的氏族、部落。这个氏族活动范围宽广,图腾崇拜太阳鸟。太阳图腾、鸾鸟图腾是沅湘(即沅水、湘江流域)先民长期从事稻作农耕活动的产物,是傩文化的核心观念和形成标志。我国著名巫傩文化专家林河先生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令人信...
查看更多
白鹤翩跹的朝鲜族《农乐舞》
专题报道
白鹤翩跹的朝鲜族《农乐舞》     至今没有最终确定语言系属关系,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辽宁、黑龙江等省的我国朝鲜族,并非是我国现今疆域内的原生民族。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于朝鲜半岛遭受连年灾荒和日军的野蛮侵略,大批半岛上的民众开始向我国东北地区迁徙并定居,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自古与我国有着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
查看更多
藏族“歌舞海洋”中的《果谐》和《果卓》
专题报道
藏族“歌舞海洋”中的《果谐》和《果卓》    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 4省内各地区。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游地区。        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
查看更多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成效初显隐忧尚存
其他新闻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成效初显隐忧尚存    连日来,记者一路随“BMW2008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沿京杭大运河采访,途经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大运河流经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家先后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保护成效初显;然而,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令人担忧。    丰厚:源远流长 古风犹存    在此次文化之旅的首站...
查看更多
肖复兴:中国曲艺面临的尴尬
专题报道
中国曲艺面临的尴尬    有幸到南京观看了中国曲艺第五届牡丹奖颁奖晚会,晚会的组织者很精心,演员也很卖力,演出的效果也很热闹。但是,看完之后,我的心里并不是滋味。    牡丹奖是中国曲艺的最高奖项,代表着中国曲艺当代最高水准,类似电影的金鸡奖和文学的鲁迅奖。按理说,这样的一场晚会应该是别开生面的,起码能够展现中国曲艺当今的演出与创作的水平之一斑。却和一般我们在电视中所看到的晚会,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从央视请来两位熟面孔的主持人,灯光电乃至烟雾的炫目运用,大...
查看更多
大都版《西厢记》:昆曲回归元朝?
其他新闻
最接近王实甫原著的剧本编排,最接近清代曲谱的全套北曲唱腔。布满莲花的巨大玻璃舞台上,北方昆曲剧院这一出新戏,将是怎般模样――  大都版《西厢记》:昆曲回归元朝?魏春荣饰崔莺莺    继白先勇将《牡丹亭》改编为青春版并获巨大成功之后,四大名剧先后被改编重排,包括江苏省昆剧院的《1699桃花扇》、上海昆剧院的全本《长生殿》。剩下一部《西厢记》,北方昆曲剧院在今年联合保利演出公司将它改编为“时尚昆曲?大都版《西厢记》”。这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将于11月...
查看更多
“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会场全景    本网讯 2008年10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洛神赋──诗、书、画、乐、舞、文、企”大型学术研讨会在该院会议厅隆重开幕。研讨会为期2日,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特别为《洛神赋》的故宫演出活动举办。    2008年10月18日晚,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台湾汉唐乐府策划演出的大型南音乐舞戏《洛神赋》在故宫太极殿前隆重上演,演出将舞台表演艺术与《洛神赋》诗词、画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