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山水有虹影 传承有新人
2024.12.10
山水有虹影 传承有新人
专题报道
宁德市寿宁县杨梅州桥(摄影:许少华) “希望这项技艺能焕发新的活力。”12月7日,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们在这座刚修复的廊桥上,庆祝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技艺市级传承人黄闽辉激动不已:“‘转名录’会让世界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项技艺,更好推动技艺传承。” 始建于北宋的万安桥至今已近千年,这座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新增项目
2024.12.0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新增项目
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于12月2-6日在亚松森(巴拉圭)举行会议,在90个国家的倡议下,63项新内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Victor Segovia, 2023 会议结束时,委员会的 24 个会员国决定列入 63 项新的文化内容,其中包括 2项遗产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8项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项...
查看更多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以传统新年为例
2024.12.09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以传统新年为例
新闻聚焦
“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年”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是一岁之始,亦是百节之首,其历史之悠久,至晚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发《太初历》,复以夏历春一月为岁首,后世历代自此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同时以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日为“春节”,后者专指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的日子。 《史记》《汉书》称正月...
查看更多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以传统新年为例
2024.12.09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以传统新年为例
论坛
“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年”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是一岁之始,亦是百节之首,其历史之悠久,至晚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发《太初历》,复以夏历春一月为岁首,后世历代自此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同时以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日为“春节”,后者专指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的日子。 《史记》《汉书》称正月...
查看更多
古老“羌年”绽放现代活力
2024.12.09
古老“羌年”绽放现代活力
专题报道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同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的乡亲们和游客亲切交流。石椅村聚居着羌族同胞,瓦尔俄足节、舞龙灯、庆“羌年”、祭山会等羌民俗活动保存至今,成为羌俗风情的名片。 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6日晚,石椅羌寨内灯火通明、喜气洋洋,羌族儿...
查看更多
“春节”申遗成功庆祝活动盛大举行
2024.12.08
“春节”申遗成功庆祝活动盛大举行
地方新闻
近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7日,为庆祝非遗保护领域取得的这一重大成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阆中古城组织了丰富多彩非遗传承体验活动。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和目的,通过巡演表演、活态展演以及线上直播,全方位展示春节习俗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进一步营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查看更多
人类非遗“羌年”在传承保护中再现活力
2024.12.08
人类非遗“羌年”在传承保护中再现活力
专题报道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当地羌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羌年(2024年11月1日摄)。(摄影:何清海)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群山环抱中的古羌城开门迎客。100名身着民族盛装的羌族演员载歌载舞,演绎了一场半个小时的原生态“羌年”庆典。在羌族姑娘、小伙的带领下,数百名游客身体俯仰、脚步腾跃,感受“羌族萨朗”的魅力。 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
查看更多
我们的春节
2024.12.07
我们的春节
专题报道
中国画 《岁朝欢庆图》(局部),作者为清代姚文翰。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44项,居世界第一。 中国人围绕春节的丰富社会实践,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深刻记忆。本版邀请学者、艺术家讲述春节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他们与春节的故事、对...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项目数量世界第一意味着什么
2024.12.07
中国“非遗”项目数量世界第一意味着什么
专题报道
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日前在巴拉圭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拍摄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 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红包。(摄影:新华社记者朱雨博)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查看更多
通过!我国3个非遗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2024.12.06
通过!我国3个非遗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要闻
北京时间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列入代表作名录39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项目4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1项。
查看更多
1
285
286
287
288
28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