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0)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拟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
传统文化
2010.08.24
其他新闻
中国拟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
传统文化
2010年8月23日首次提请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就这一法律草案作说明时表示,中国已于2004年8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法律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弘扬和展示。为履行...
查看更多
七夕,我们歌颂什么?
2010.08.10
专题报道
●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 ●“中国情人节”是对
传统文化
浅薄的附会 ●为什么要叫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节,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七夕不可能还跟过去一样,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 专家学者: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萧放&nbs...
查看更多
闲来敲明月 简板薪火传
2010.07.14
其他新闻
闲来敲明月 简板薪火传 湖北五峰、长阳的土家人每逢喜事便会邀请南曲艺人演唱助兴 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原名丝弦,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笔者对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历史上在宜昌、荆州等地十分盛行的南曲在这些地方已销声匿迹,目前南曲主要流行于湖北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其中又以长阳县的资丘镇最为盛行,百余名民间艺人还在传唱着这一古老的艺术。 南曲是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
查看更多
民俗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0.07.14
其他新闻
民俗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等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就民大民俗学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据悉,今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已被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今后北京市将有专项拨款用于该学科的建设。 民俗学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
传统文化
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
查看更多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2010.07.02
专题报道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虽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贝叶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大家对其仍然知之甚少。 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去贝叶经的故乡西双版纳探访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它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如果让我来概括,贝叶经是傣族人引以为傲的傣族历史上的...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内忧外患:传承机制不明
2010.07.02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内忧外患:传承机制不明 中国非遗保护面临“内忧外患” 京城6月,京西大觉寺,明慧茶院,表演者龚一正在弹奏《潇湘水云》。 时值第六届古琴会,作为古琴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他还带来了《流水》、《捣衣》等名曲。一同献曲的还有龚一的开门弟子陈雷激、琴歌...
查看更多
内蒙古非遗保护渐入佳境
2010.06.29
其他新闻
内蒙古非遗保护渐入佳境 天籁之音长调、远古心声呼麦、悠扬的马头琴……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发展。目前,内蒙古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建成。内蒙古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个、自治区级251个、盟市级396个、旗县级963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6人、自治区级208人、盟市级527人、旗县级359人。 日前,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关公信俗影响千年 “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2010.06.29
专题报道
关公信俗影响千年“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千余年来,关公信仰文化兴盛不衰,折射出普通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5月25日,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关林比热闹的关林镇多了几分凉意,关林景区管理处会议室内,郭挺彩处长正在传达今年6月关林关公神像赴闽台交流活动的事宜。“闽台地区的关公信徒众多,这次活动要先在福建泉州、漳州、晋江、石狮关帝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游,而后应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的邀请,在台湾进行为期一年的巡游活动。”郭挺彩处长说,闽台人对关公信俗十分虔诚...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十)
2010.06.23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十) 端砚制作技艺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所用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
查看更多
文化部将举办“非遗”保护系列活动
2010.06.08
其他新闻
文化部将举办“非遗”保护系列活动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国务院新闻办2日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介绍,为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文化遗产日”前后,文化部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活动。 6月9日至17日,文化部将在京举办“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1
426
427
428
429
430
47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