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2023年赫哲族伊玛堪保护工作会议暨伊玛堪保护计划编制会在哈尔滨召开
地方新闻
3月21日,2023年赫哲族伊玛堪保护工作会议暨伊玛堪保护计划编制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雪傲主持,佳木斯市、同江市、佳木斯郊区、抚远市和饶河县等5个伊玛堪资源所在区人员,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了2022年伊玛堪保护工作,部署了2023年工作任务,表彰了2022年度伊玛堪保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佳木斯市、同江市、饶河县、佳木斯郊区和抚远市文广(体)旅局负责同志先后作交流发言...
查看更多
传承客家千年非遗技艺 共建两岸青年心灵之桥——闽台青年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研学营圆满收官
专题报道
3月13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闽台青年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研学营活动圆满收官。在为期5天的研学实践中,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的50多位闽台青年学子走进龙岩、漳州等地,品客家美食、住客家土楼、习客家非遗、听专业讲座、研土楼活化修复、体验夯土砌石技艺,互动交流、增进友谊,在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中共同传...
查看更多
凝聚合力 共创“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成立
地方新闻
2023年3月22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在杭州成立。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余杭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汤丽玉,62家省内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相关地文旅部门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120余人参会。 凝聚共识  构建协同保护机制...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酉州苗绣:居家就业也有锦“绣”前程
专题报道
摘要:2019年,重庆市酉阳县酉州苗绣非遗工坊依托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酉州苗绣设立,通过系统培养、合理分工、市场运作及合作创新等方式,累计开展非遗技能培训600人次,带动370余名困难群众、残疾人、老人、留守妇女通过工坊就业、居家就业、零散加工等方式实现了就业增收,实现年订单数近5.7万余笔、工坊收入达860余万元。工坊产品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重庆好礼”金奖,入选重庆外事礼品,作为“一带一路”“上合峰会”国礼走向80多个国家...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彭水苗绣:苗乡工坊里的锦“绣”前程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重庆市彭水县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彭水苗绣,设立彭水苗绣非遗工坊,以传承非遗技艺、带动就业增收为己任,组织当地留守妇女和低收入群众学习苗绣技艺,以订单式生产方式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并通过开展非遗与旅游融合、与高校及企业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拓宽推广传播领域。自成立以来,工坊先后开展苗绣技艺培训24期,培训人员803人,解决居家就业200余人次,实现年产值160余万元。 彭水苗绣历史悠久...
查看更多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取消杨本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公告
地方新闻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取消杨本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一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经研究,决定取消杨本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特此公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3月21日 原文链接:http://dct.yn.gov.cn/html/2303/22_28535.sh...
查看更多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取消杨本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公告
通知公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取消杨本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一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经研究,决定取消杨本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特此公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3月21日 原文链接:http://dct.yn.gov.cn/html/2303/22_28535.sh...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羌族草编:编出富民画卷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草编(羌族草编),设立北川县羌族草竹编非遗工坊。工坊通过对广大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开展羌族草编竹编非遗技艺培训,带动200多名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实现灵活居家就业。组织开展羌族草编历史文化和编织技艺的研究,完成《羌族草编》教材的编写和研学体验课程开发。结合市场需求,组织开发产品上千个品种;先后在10多所大、中、小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建立研学体验中心,组织研学活动,开发研学体验课程近...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藏香:小康路上幸福飘“香”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阿坝州慈愿传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马尔康藏香制作技艺,设立非遗工坊。工坊藏香配方申请国家专利9项,吸纳28名建档立卡脱贫户、3名残疾人加入生产线工作。2021年工坊年产值达到了887万元,脱贫人口平均固定年收入达到每人3万元以上。在工坊的带动下,截至2021年底,阿坝州藏香行业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从业人员几百人,初步形成了线香、盘香、塔香、无烟香等系列多个品种,年产值近1500万元,藏香已经成为马尔康市巩固拓展...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彝族刺绣:让绣娘们的日子越过越美
专题报道
摘要:2021年,四川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刺绣技艺,设立马边花间刺绣非遗工坊。工坊通过开展彝族刺绣技艺培训、彝族刺绣技艺进校园等方式,构建“1社6站15班”的网格化技能培训服务体系。采取“三零”合作社模式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工坊已累计培训超3万人次,同时带动超800名绣娘居家灵活就业,涌现出22名绣娘自主经营和网络直播,助力人均年纯收入增长超1万元...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