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0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三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承民族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黔东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23.02.20
传承民族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黔东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专题报道
侗者舞其技,苗家歌且谣。在载歌载舞的春节氛围里,黔东南儿女收到一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来的新年礼物——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 这意味着,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
查看更多
黄河岸边,非遗体验进万家
2023.02.20
黄河岸边,非遗体验进万家
专题报道
▲富平中华郡景区里的非遗表演 ▲韩城古城的兔年新春民俗活动受游客追捧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在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举办的“灯弄影 月流辉 人相约——上元之夜系列活动”中,众多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里的浓郁年味。活动现场,除《唐宫夜宴》表演外,在手作灯笼体验区,孩子们在了解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灯笼的制作流程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起来:搭灯架、连灯饰、挂灯线……一盏盏兔灯...
查看更多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现场交流活动在陕西榆林举办
2023.02.20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现场交流活动在陕西榆林举办
要闻
2月1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在陕西榆林举办“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现场交流活动,交流分享经验成效,进一步提高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活动并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绥德县非遗陈列馆时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办
2023.02.20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办
要闻
2月18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幕。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马飚视频致辞。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陕西省副省长徐明非,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出席开幕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主持开幕式。 马飚在致辞中表示,举办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
查看更多
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
2023.02.17
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
专题报道
节目发起人杨澜(左)在体验白族扎染。(供图:出品方) 去江苏扬州探寻富春茶社背后的文化基因;到云南大理体验千年传承的白族扎染;在四川邛崃感悟瓷胎竹编中蕴含的匠人精神……近日,江苏卫视播出的《新生万物》节目由知名媒体人杨澜作为发起人,邀请单霁翔等专家以及多位新锐设计师参与,带领观众走近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呈现中国非遗丰富的形态和样貌,将观众鲜少听闻的非遗故事与手艺人的情怀细细道来,让非遗“活”起来...
查看更多
写不尽的非遗故事 浪不完的高跷情缘
2023.02.17
写不尽的非遗故事 浪不完的高跷情缘
专题报道
民间俗语说:“不出正月都是年。”元宵佳节虽过,但上口子村还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铿锵激昂的锣鼓声中,上口子高跷秧歌队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中贤的带领下又“浪”了起来。“架象”“三节楼”“大飞人”“锦上添花”“下对子”……一个个精彩的绝活,宣示着浪跷人内心的喜悦和欢腾,也表达着浪跷人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上口子高跷素有“辽南一枝花”之称,会首张中贤正是这枝花的“主心骨”,也是我们镜头的主人公。为了顺利完成国家...
查看更多
“京韵·婺风”——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2023.02.17
“京韵·婺风”——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要闻
“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现场 (摄影:陈晨) 一件件精美的宝石镶嵌器皿,一套套古色古香的雕花家具,一张张情趣各异的传统民俗画作……最近到过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会惊喜地发现,这些平日只有在博物馆、艺术馆里才能看到的珍奇物件,竟然出现在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展示厅里。观众在等待欣赏一场演出的空闲时间,可以尽享一顿非遗大餐,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摄影:杜丽丽) 1月...
查看更多
广东省2022年度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公示
2023.02.16
广东省2022年度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公示
地方新闻
2月15日,广东省文旅厅网站发布《广东省2022年度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公示》。 文件指出,2022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我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部署开展了广东省非遗工坊建设工作。目前,各地市已设立非遗工坊86家。为加大对非遗工坊的宣传推广,激发非遗工坊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在各地市推荐优秀建...
查看更多
英歌舞“火”出圈,古老非遗实现华丽变身
2023.02.16
英歌舞“火”出圈,古老非遗实现华丽变身
专题报道
今年春节,英歌舞伴随着恢弘的鼓点“空降”网络平台。数亿次的视频点击量,让这一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遍了大江南北。更有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专程来到潮汕,只为一睹英歌舞现场风采。 ▲短视频:非遗里的新国潮,盛世雄风英歌舞。(视频来源:央视网) 英歌舞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汕...
查看更多
老字号如何持续“潮”?
2023.02.16
老字号如何持续“潮”?
专题报道
什么是老字号? 中秋佳节,拎一盒杏花楼月饼,品尝团圆的滋味;新年将至,提一支芝兰图毛笔,挥洒来年的期许;乔迁新居,摆一款景泰蓝,营造东方的美感……遍布大江南北的老字号,在琐碎的柴米油盐里,也在雅致的琴棋书画中,它们展示着物质的丰裕,更传承着文化的底蕴。 不久前,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提出加强老字号文物修缮保护、鼓励老字号融入传统街区建设等。加强老字号历史...
查看更多
1
522
523
524
525
526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