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
非遗
+旅游”打造江苏文旅新名片
2023.04.17
专题报道
4月11日至12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办的“
非遗
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走进扬州,来自全国的文旅界人士相聚一堂,深入研讨,交流经验,领略
非遗
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探寻
非遗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江苏密码”。 恰是一年春好处,步入瘦西湖景区,繁花绽放,碧水如镜。作为扬州的文化名片,这座“甲于天下”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仿佛一幅精致唯美的工笔长卷。古朴雅致的扬派盆景、韵味悠长的扬剧表演、独...
查看更多
江苏民歌唱响长三角原生态民歌邀请赛
2023.04.17
地方新闻
4月13日,第二届“池州杯”长三角原生态民歌邀请赛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邀请赛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一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文化馆联合主办,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执行主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度重视,精心挑选了海门山歌和昆北民歌两支队伍参加此次“艺术盛会”。 邀请赛上,共有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4支队伍同台竞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门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宋卫香携该项目市级
非遗
代...
查看更多
保护传统村落 挖掘文化价值
2023.04.17
专题报道
安徽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古建筑(摄影:本报记者 赵兵)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优秀基因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也寄托着人们浓浓的乡愁。数量众多、个性鲜明、 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既是村民生活的家园,也是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 如何保护好、传承好传统村落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把传统村落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专家和读者纷纷建言献策,认为传统村落...
查看更多
深挖
非遗
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2023.04.17
专题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能够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五大振兴中发挥
非遗
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转化
非遗
经济价值助力产业振兴。探索“
非遗
+产业”新路径,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可以通过“
非遗
+线上直播”“
非遗
+旅游”等多种方式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增收。目前,我国已设立覆盖398个原国家...
查看更多
“铁与火”铸就的艺术之花(传承之光)
2023.04.17
专题报道
芜湖濒临长江,自古以来冶铁业就十分发达,故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这为芜湖铁画的诞生提供了基础。经过35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铁画已成为芜湖的一张名片。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
非遗
名录。 芜湖市南陵县大工山古铜矿冶炼遗址,是我国最早的古铜矿冶炼遗址之一。从西周到南宋,炼铜的熊熊火光延续两千余年,所产“丹阳铜”享誉九州。唐代诗人李白游至南陵,夜晚看见众多汉子冶铜炼铁的壮观场面,留下诗作《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
查看更多
山东:数字技术助力乡村
非遗
闯市场
2023.04.17
专题报道
数字文化快车驰骋在乡村振兴大路上 2022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其中“数字文化”是8个重点领域之一。其要点在于,以数字文化产品为载体,展示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从而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等。一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电商发展,一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在农村扎根,将政策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操作,开始让“手机成为...
查看更多
咸阳茯茶:壮大文化遗产的产业版图
2023.04.17
专题报道
▲茯茶文创产品(供图: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 陕西茯茶拥有600多年的历史。2022年11月,咸阳茯茶制茶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以茯茶为媒,大力拓展茶产业链,茶园旅游、茶艺体验、茶叶周边产品等渐成气候,通过茶文旅融合发展,一片小小的茶叶焕发出无穷魅力。 茶文化:在传承发展中让遗产“活”在当代...
查看更多
非遗
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2023.04.17
专题报道
用传统手艺设计艺术“潮玩”、以创意焕彩老物件,
非遗
创作结合社会热点、
非遗
搭载直播频登热榜……近年来,
非遗
越来越年轻了,
非遗
品牌也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很多年轻人开始从事
非遗
事业,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
非遗
与青年,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边界,开启“双向奔赴”,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既守住初心,也敢于创新,让
非遗
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无限生机。 创造更多新形象 冰心先生曾在《“面人郎”访问记》里详细描述了郎绍安作品的逼真细腻:“大拇指头大小的...
查看更多
北京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2023.04.17
专题报道
国家级
非遗
绢人制作技艺 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北京现已建立国家、市、区三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名录,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类别,并得到各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保障项目传承有序。今后,北京将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抢救性记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重点支持大众传承、覆...
查看更多
中央民族大学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签署
非遗
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
2023.04.17
要闻
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中央民族大学在京签署
非遗
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
非遗
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
非遗
司司长王晨阳,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饶权表示,中央民族大学近年来积极参与
非遗
保护政策治理、项目实施和课题研究,为助力
非遗
保护传承、弘扬中...
查看更多
1
556
557
558
559
560
7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