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学者王其全
2023.11.21
访谈
一、中国活字印刷术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意义和它存世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活字印刷术实际上是中国印刷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体现在古代的四大发明当中,其中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在整个文化的传播、文明的推进过程当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从发现、发掘、整理到申报成功,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政府以及民众,尤其是传承人...
查看更多
访谈
一、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对该项目本身的保护起到了什么作用? 活字印刷术应该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古代文明对世界、对人类进步作出的一个贡献。浙江应该是印刷术,特别是古代印刷术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在南宋以后,应该成为我们中国古代印刷的集聚地之一。 中国活字印刷术这个项目,是在瑞安东源村在传承。也是我们本世纪(指的是21世纪)初,政府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期间发现的。2008年...
查看更多
访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王超辉于2020年10月29日去世,享年65岁。王超辉在世期间,全心投入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实践与保护,不遗余力地传承授徒,为该项目的传承发展坚守一生。 感谢王超辉老师对此次中国活字印刷术资源采集及拍摄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谨以此片纪念王超辉老师! 王超辉(1955.12.28—2020.10.29),平阳坑镇东源村人。1974年,19岁的王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7个项目。 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系列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相关规范为指导,关注并记录入选项目的本体内容、传承主体、文化生态、履约实践和保护成果...
查看更多
——青年传承人让非遗音乐焕发新机的探索
专题报道
苏州评弹青年演员谢岚在表演(供图:受访者) 福建省晋江市南音艺术团把南音艺术带到群众中间(供图:受访者)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非遗音乐传承人】  “小小阳雀学做窝,细细娃儿学唱歌……”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一首悠扬的《阳雀歌》回荡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大厅。来自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的少年儿童为与会嘉宾们献唱侗族大歌,清亮澄澈的天籁之音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草原上马头琴琴声悠扬(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村寨里侗族大歌气氛热烈(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青年人在唱民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中,中国大地出现了各类音乐和曲艺。今天,它们有的以非遗的形式得以传承。其中,青年功不可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河南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处于大别山、桐柏山结合部之北麓,淮河贯穿于该地区北部,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中间地带,气候冷暖适中,适宜茶树生长。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2014)作为我国著名传统制茶技艺之一,代表河南省参与此次项目申报。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是将信阳毛尖通过鲜叶采摘、鲜叶摊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福建 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最重要的产茶省和茶类最齐全的省份,也是中华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与茶相关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了与茶相关的非遗保护体系,推动了福建茶文旅融合发展。此次申报共涉及福建省六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2006)、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2008)、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2011)、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2...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1.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多处关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记述。饮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腻等功效,也有舒缓压力、调理身心的作用,已经成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传承人和实践者在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17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一周年浙江主场活动暨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成果展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启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丁世明,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伟俊,以及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相关部门代表、非遗专家出席庆典开幕仪式,联创大赛获奖单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理事单位以及全省各相关地区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