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14   星期二   农历八月廿三   寒露 寒露
搜索
其他新闻
图1 非遗进校园——“菠林喇叭”音乐会现场周家班,一群在民间“红白喜事”中以吹打乐为生的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的传承者。他们身怀绝技,在江湖打擂中一路摔打、演绎着不败的传奇;他们演奏的古老曲牌就是无字的族谱,应和人的出世、婚嫁与死亡,人生的全部密码就写在“三起三落”的唢呐强音里,令人闻之欢悦、闻之垂泪。图2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李心峰担任学术主持继6月10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成功举办音乐会后, 2017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展区,来自陕西宁强县的绣娘展示刺绣技艺  陈曦 摄观众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参观安徽黄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展品 陈曦 摄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展示哈密传统刺绣纹样 陈曦 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传统武术展演活动中的舞狮表演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面塑类项目竞技活动现场 陈曦 摄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十周年回顾展上,传承人展示羌笛演奏及制作工艺  陈曦 摄非洲友人在第六届中国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同仁堂啊,那开的本是个老药铺,先生好比甩手自在王。药王爷就在上边坐,十大名医列两旁……”这段快板书唱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同仁堂,6月8日,光明网主播与斗鱼网友一同走进位于北京大栅栏的同仁堂老药铺,深入了解同仁堂传承三百余年的中医药文化。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在文化部非遗大力支持下,光明网与斗鱼直播等联合主办“致•非遗 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旨在通过直播镜头,将非遗文化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我国璀璨的非物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相继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等文件,对加强戏曲教育、推进戏曲进乡村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这为戏曲传承发展带来哪些利好?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6月15日,文化部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上述文件进行解读。  院团加入培养主体  破解戏曲教育“三难”问题  戏曲传承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依赖于教育。目前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7年6月10日下午,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精神与保护实践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论坛。   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发表了题为《以〈公约〉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命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天籁之音——四川省非遗声音档案视听展编者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主会场部分主要包括“四川省非遗传承与发展主题展”、“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和“天籁之音——四川省非遗声音档案视听展”三项内容,汇集了四川多个市(州)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从视、听、艺等方面展示四川省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成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进入展区,领略巴蜀文化风情。四川省非遗传承与发展主题展展览信息展览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18日展览地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在浙江美丽的莫干山下,以“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湖州市政府联合主办,120余位与会代表就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家园共建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传统文化    让精神家园内涵更丰厚    中华民族在5000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记忆。古城、古镇、古村,展示着完整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节上参加表演的小演员(摄影:钟欣)6月18日,为期9天的“第六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在成都非遗博览园内的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共吸引112个国家(地区)的300多名外宾,以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58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56支国内外表演队伍共演出588场;1100个非遗项目参展,非遗产品销售和意向订单总额达8100多万元;现场登记非遗版权作品2000余件;超过300万游客和群众参与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加入现代设计元素的四川特色非遗产品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自2016年文化部在全国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以来,四川省文化厅选送了一批优秀新生代传承人到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参与研培学习,省内高校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功入选研培基地。具有娴熟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在高校能够学到些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践行《公约》精神,倡导人类文化多样性,倡导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特别设置“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邀请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共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项目参展,展示绚烂多姿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展示不同文化的个性和魅力,展示各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成果。 图1 “一带一路”国家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