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84)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84)
清单
(93)
资源
(1100)
学术
(1191)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浙江的
非遗
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2012.08.20
专题报道
浙江的
非遗
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杨晓政 虾爆鳝面 蓝印花布 河坊街上的蓝印花布、奎元馆里的虾爆鳝…… 这些老杭州的最爱,近日入选省
非遗
解读入选密码 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总要以某种形式流传下去。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202项。其中,老杭州们耳熟能详的好玩意不少:试问,幼时有几个杭州的80后没有穿过蓝印花布扯的衣裳?没拉着爸妈吃一碗汤香扑鼻的虾爆鳝面...
查看更多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2012.08.20
其他新闻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中国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论坛”19日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五大名窑大师就中国艺术陶瓷的创作现状、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研讨。 陶瓷制作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宋代被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技艺炉火纯青。 此次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展出当代精品近50件,包括汝窑朱文立、孟玉松,官窑郦越宁,哥窑徐朝兴、徐定昌、陈爱明,钧窑孔...
查看更多
中国
非遗
展演亮相澳大利亚
2012.08.21
其他新闻
中国
非遗
展演亮相澳大利亚 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教育学会、中国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澳建交40周年——文化中国·澳大利亚行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展演”活动日前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进一步增进中澳两国青少年的了解和友谊。此次展演通过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其间,新经典民乐组合“大川国乐”及国内部分歌唱家作为演出嘉...
查看更多
皮影民间艺术摆脱传承困局
2012.08.21
专题报道
皮影民间艺术摆脱传承困局 台前无数掌声,幕后多少泪滴。“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说的是中国皮影艺人的能耐。 “这么好的艺术,不努力很快就没了。”凝望着幕布映出上下翻飞的皮影,从艺五十余载的广东陆丰皮影剧团导演彭美英感慨万千。记者采访发现,作为我国三大皮影派系之一、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皮影的变迁,折射出这门民间传统艺术如何走出沧桑、重现辉煌。 历经荣耀的皮影戏 “相比北方影戏,陆丰皮...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
2012.08.23
专题报道
非遗
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人亡艺绝”绝非危言李 颖 目前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今年6月,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2.08.28
其他新闻
本网讯 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厅与枣庄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主题为“促进
非遗
保护,共建精神家园”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2012年8月28日在文化部举行。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本届
非遗
博览会最突出的特点是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筹委会从全国各地筛选上...
查看更多
中国―东盟
非遗
保护研讨会召开
2012.08.31
其他新闻
中国—东盟
非遗
保护研讨会召开开启区域
非遗
保护新局面 2012年8月29日,由中国—东盟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东盟十国驻华外交官,文化部
非遗
司和外联局相关负责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文化厅及
非遗
中心的负责人、
非遗
领域的20余位专家等出席会议。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会见了与会人员。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2012.09.03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
”)是中华民间文化凝结出的最亮丽、最精彩、最生动的“宝贝”,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过去10年里,对“
非遗
”的保护证明,以保持“
非遗
”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
非遗
”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性保护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
非遗
”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理论上,“
非遗
”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构成了走出去的比较优势和资源基础,“
非遗
”的类型丰...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叫响“山东模式”
2012.09.05
专题报道
非遗
保护叫响“山东模式” 王红军 “西部一节,东部一会。”9月6日,全国7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400多位传承人将汇聚古城台儿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这里开幕。作为全国
非遗
两大重要博览节会之一,中国
非遗
博览会为何会落户山东? “我省积极探索
非遗
保护的有效途径,逐渐形成了突出‘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人本性保护’的山东模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机制。”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
非遗
保护工作已由探索实...
查看更多
“
非遗
”那达慕:活着且活跃着
2012.09.05
专题报道
“
非遗
”那达慕:活着且活跃着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于2012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大会又创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幕式上的“马踏祥云”造型以46.5米高度、100米宽度,成为世界最大骏马造型。 这是该大会创造的第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两年前,万人人体多米诺和千人拔河比赛创纪录。 传承遭挑战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目前,最早记载的“那达慕”活动始于公元1225年...
查看更多
1
61
62
63
64
65
72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