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库尔曼江·孜克热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萨克族,1964年6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代表性
传承人
。师承于努尔恩拜,之后又跟随贾布胡拜和达吾列提·马扎克学习冬不拉奎依(冬不拉器乐曲演奏)。年轻时就读于伊犁州艺术学校,后在新疆大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水平,2001年进入伊犁州歌舞团担任首席冬不拉,能自弹自唱表演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创作了几十首哈萨克族民歌,深受哈萨克人民的喜爱,并广泛传唱。深入民间搜集整理哈萨克民间音乐,出版了四本...
查看更多
严三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土家族,1953年10月生,湖南省龙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咚咚喹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受环境影响喜爱咚咚喹,师承于民间艺人。从小吹得一手优美的土家族咚咚喹,并常常与家人研究切磋咚咚喹技巧,不断地摸索总结,成了远近闻名的咚咚喹吹奏能手。通过口传心授培养弟子彭香花,并担任过靛房镇百型村小学咚咚喹的传授员。
查看更多
刘耀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3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太原锣鼓)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喜爱锣鼓艺术,通过长期与民间艺人张实、崔振其的交往,在学习中掌握了太原锣鼓的多项技艺与传统鼓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3年左右,主要在太原市三桥街高跷队和西华门舞狮队击鼓。鼓点稳健有力、爆发力强,被誉为社火“鼓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太原锣鼓套曲较少,又与裴广明、武添增、裴忠祥等人将南上庄鼓曲“双一二五”重新整理、编排,并在市区广泛推广...
查看更多
王国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2月生,河南省新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笙管乐(超化吹歌)代表性
传承人
。1974年在学校宣传队学习器乐。1976年拜张振恒为师学习工尺谱和十八苗笙,同时还跟随超化吹歌传人钱道、麻黑学习。1978年起在超化寺吹歌社学艺,主奏乐器管子,为超化寺吹歌第十代传人。熟练掌握了超化吹歌管子的转调技术,吹奏的宫廷音乐高贵、典雅,祭祀音乐庄重、肃穆,民间音乐欢快、喜庆。主要作品有宫廷音乐《传令》《青河令》《小桃红》、寺庙音乐《神童子》《五...
查看更多
刁登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10月生,2011年8月去世,辽宁省瓦房店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笙管乐(复州双管乐)代表性
传承人
。出身于民间吹打乐世家,自幼随父学艺。1958年成为广州军区歌舞团演奏员,创作并演奏的双管曲目《汽车兵》曾受到叶剑英元帅赞扬。1964年被抽调到北京《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组,担任民乐队队长和主奏者,吹奏的流行于东北民间的双管名曲《江河水》,反响热烈。经过数十年的钻研和积累,吐音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和弦吹奏技巧在业内堪称...
查看更多
赵登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月生,2021年2月去世,山东省郓城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筝艺术(山东古筝乐)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师承樊西雨、张应易、李大邦、王邦贵、赵玉斋等前辈学习古筝。在演奏技巧上,既继承山东派传统,又大胆突破创新,演奏风格古朴典雅、热情奔放。在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不但继承了民间艺术家能弹擅演的传统,还创作和改编了许多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如独奏曲《春到田间》《欢庆节日》《浏阳河》《山谷回声》《凤求凰...
查看更多
朱大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7月生,浙江省平湖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琵琶艺术(平湖派)代表性
传承人
。13岁起跟随父亲朱英学习平湖派琵琶基本指法,1954年父亲去世后,他根据父亲教的基本指法进行自学。1958年至1966年,曾多次去上海樊伯炎家中校正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指法。通过自学以及樊伯炎的指点后能弹奏平湖派琵琶曲《浔阳琵琶》《平沙落雁》《枫桥夜泊》《淮阴平楚》等。艺术风格以丰满华丽而又坚实淡远著称。近年来,在各传承教学基地任教,开展传承教学工作,积极...
查看更多
林嘉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7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琵琶艺术(浦东派)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奏员,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随父林石城学习琵琶等乐器演奏。通过数十年的舞台实践,逐步形成了“家学”与“广学”相融合的浦东派琵琶艺术。1975年受聘于上海乐团,担任琵琶演奏。197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教育家、琵琶大师卫仲乐教授和孙裕德教授学习汪派琵琶。录制、发表了《琵琶三十课》《林嘉庆琵琶独奏音乐专辑》《怎样挑选琵琶》《广东音乐漫谈》《考级乐曲浅...
查看更多
殷荣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3月生,2009年11月去世,上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代表性
传承人
。1956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琵琶专业学习,师从瀛洲古调派传人樊伯炎教授,专门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琵琶专业,并悉心钻研瀛洲古调资料。1984年与樊伯炎、陈恭则整理编辑成《瀛洲古调选曲》,使瀛洲古调琵琶曲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成为重要的琵琶教学与演奏资料。演奏音色细腻柔和,善于表现静谧、幽雅的情感,具有...
查看更多
安宝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52年7月生,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宴席曲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酷爱回族宴席曲,十二三岁开始向民间老艺人学唱,凭着刻苦好学和天赋,掌握了大量的曲词。花费三十多年挖掘、搜集、整理了一百多种两百多首宴席曲,创编了《白鹦哥》《妻儿回》等作品,创新性地继承和发扬了回族宴席曲。多次参加省、州、县文化活动演出和比赛并获奖。2007年9月受邀在上海世博会上演出受到好评。演唱清澈悠长、优美婉转、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舞蹈动作诙谐...
查看更多
1
756
757
758
759
760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