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陈新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5月生,浙江省金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岁开始学艺,师承婺州窑烧制艺人经作能,后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关宝琮为师。曾担任金华古方美术陶厂厂长。传承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继承发展跳刀法和点褐彩传统技法,作品釉色纯真,格调典雅,章法有度,古拙质朴,既体现了造型稳重雅致的风格,又彰显了阳刚雄壮的气势。代表作有《婺窑青釉刻宝相花壶》《婺窑遗韵》《婺窑器之韵》等...
查看更多
郭文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3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进入故宫文物修复厂(今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先后师从冯忠莲、陈林斋、金仲鱼,学习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从事古书画临摹复制工作四十年,代表性临摹复制作品有西汉《马王堆帛画》,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赵佶《听琴图》,明唐寅《孟蜀宫妓图》,清郎世宁《花卉册》,清艾启蒙《十骏犬图》,故宫太和、中和、保和殿匾联等,两次赴香港展出临摹作品。著有《书画临摹基...
查看更多
吕团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5月生,安徽省潜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83年进入故宫文物修复厂(今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铜器修复室,师从赵振茂研究员学习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从业三十余年间,修复故宫藏商代兽面纹马饰、父乙鼎、旅爵、山字兽面纹花觚和唐代虎纹方镜等大量一、二级青铜文物,复制各类青铜文物百余件,并多次参与各博物馆藏青铜文物修复与复制工作。注重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的总结与传承,撰写修复报告多篇,有学术论文发...
查看更多
恽小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进入故宫博物院,1983年师从赵振茂研究员学习金石文物修复。从业三十余年,参与商代青铜齐史祖辛觯,春秋青铜齐荣姬盘、鹰柱盘、龙耳方壶、越王剑、买车提梁卣、升鼎,战国铜镜、青铜敦、乳丁纹鼎等一级文物的修复工作。在文物修复中,能够根据文物实际情况,结合现代修复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文物修复实践经验总结,发表论文十余篇。授徒尹航。
查看更多
白福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6年9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参加工作,学习古建筑瓦作传统工艺,198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师从朴学林,学习官式古建筑瓦作技艺。从业四十年,在北京地区瓦作传统工艺和官式古建筑瓦作工艺做法方面,坚持传统瓦作规矩,准确把握不同做法的形制特点,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参与天安门城楼和故宫多所建筑的修缮工程以及故宫建福宫花园、中正殿院落的复建工程。注重在实际操作中传授瓦作...
查看更多
李建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师从石作老技师刘清宪,从事文物建筑石作修缮保护工作。擅长石雕,利用特殊画样方法和石材制作技巧复原故宫建福宫花园西侧彩色冰纹石墙,达到了图型美观、色彩和谐、墙体牢固的高质量要求。注重技艺传承,总结个人石作制作工艺技巧和特殊手法经验,并传授他人,授徒魏明浩。
查看更多
吴生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5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师从文荣光学习古建筑瓦作技艺。参与和主持故宫多处建筑的维修、复建和地面翻墁工程以及质量检查工作,施工中坚持传统技艺做法。注重传统技艺传承和理论总结,为《清代官式建筑营造技艺》撰写《瓦作》《石作》等章节,多次对故宫和其他古建单位施工人员进行官式建筑瓦作等“四作”的理论和实操培训,授徒鲍杰等人。
查看更多
李增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7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师从文荣光、肖鸿福学习古建筑瓦作技艺。多年来参与或主持故宫建筑屋面揭瓦、地面墁地等修缮工程,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瓦作特点,坚持按照传统技术规则施工。长期负责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人才的日常培养与教学传承工作,坚持在瓦作工地现场向徒弟和学员传授瓦作规矩做法,培养后继人才多名。
查看更多
李淑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8年10月生,河北省三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1986年进入荣宝斋装裱修复中心,得到张贵桐、王家瑞指点,并受父亲李振东影响,掌握装裱修复全部核心技艺,尤其擅长书画修复、手卷和扇面书画装裱。先后参与上百件古书画作品的修复工作,其中不少作品破损严重,濒临失传,经修复恢复原貌。参与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单位巨幅国画以及《孙子兵法百家书》《十竹斋笺谱》等图书的装裱工作。注重技艺传...
查看更多
张旭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3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随父亲张耀选学习书画装裱与修复,是家传第三代传人。198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古书画修复工作。修复北宋《妙法莲华经》、明周臣《江庐远眺》等国家一、二级文物数十件,三级以下文物和新作品数百件。参与故宫倦勤斋通景画修复工程。以故宫藏蜡笺纸为范本,恢复失传百年的蜡笺纸制作工艺,制作出双面蜡笺纸,并首次采用该工艺修复明正统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