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陈义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江苏扬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义时出生在古籍雕版印刷技艺世家,13岁起就随父亲学艺,尽得父亲真传。加之几十年的勤奋实践,功力深厚,技艺精湛娴熟,对真、草、隶、篆各种字体的雕刻运刀自如,特别擅长宋体和楷体。其宋体雕版锋骨分明,字字如立在板上,所印书籍清晰、美观、典雅,兼有北宋版的整齐庄重、南宋版的秀劲圆润以及元代版的妩媚柔和,艺术风格自成一家,为同行所推崇。陈...
查看更多
王丽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9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宝斋高级技师。王丽菊1979年在荣宝斋参加木版水印印刷工作,师承老一代印刷艺人、中华技术能手王玉良先生。1980年有机会参加了染矾绢的工作,这种绢品专用于印制精品作品,制作技艺十分严格,工序复杂。王丽菊在工作实践中,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刻苦研究,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从闷纸撤活到刷色掸色,从垫纸砑印到砑印枯笔,从复制纸本到精印绢本,从工笔到写意,从颜色印...
查看更多
崇德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4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宝斋高级技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崇德福17岁到荣宝斋工作,拜张延洲、孙日晓、张进深等老一辈刻版技师为师,集大家刻法于一身。他注重研究民间各类雕版印刷技艺,并根据荣宝斋复制大型书画艺术品的需要,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他为了提高艺术表现力,勤学传统书画艺术,通过长期的积累修炼,培养了稳健精准的操作控制能力,具备了很高的以刻刀复原再现原作精神的技巧。雕刻时...
查看更多
程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生,广东肇庆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肇庆市制砚名师。程氏端砚制作传承已有十五代,程文为程氏端砚制作第十三代传人,传承程氏第十二代传人、一代宗师程四制砚技艺。他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多方发展,全面领会,打破前人独守一面的局面,成为多才多艺的制砚能手。程文制砚,激情满怀,往往根据砚石的形状、材质因材施艺,大刀阔斧,雕琢小方砚石,亦能凸显出他大气的风格。作品有花鸟鱼虫、龙凤龟蛇、亭台楼阁、山水人...
查看更多
曹阶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生,安徽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民间工艺师。曹阶铭自幼喜欢书画艺术,1973年在安徽省歙县工艺厂从事歙砚雕刻工作,师从砚雕世家汪律森、方见成。砚雕主要靠手劲,持刀要稳,下刀要准,推刀要狠;刀法轻重徐疾,刚柔相济;图案应变化得当,疏密相间,气韵生动,多样而统一。其作品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设计布局得体,造型高雅别致,刀法刚劲,线条流畅,无论山水、人物、龙凤、花鸟、虫鱼均各具特色。曹阶铭从艺三...
查看更多
周美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生,安徽绩溪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民间工艺师。周美洪从小便接触徽墨,受其父嫡传,深得墨法真谛,技艺精益求精。1979年进入老胡开文墨厂从事制墨工艺;1983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后,开始从理论高度研究、继承徽墨制作技艺,努力达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求真”的制墨准则。1992年,他指导制作的歙砚、徽墨作为礼品赠送给在上海出席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会议的代表,受到广泛称赞。1...
查看更多
邱昌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生,浙江善琏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邱昌明1966年进入善琏湖笔厂工作,拜著名老艺人郑关清为师,专学择笔高档羊毫技术,择笔和水盆技艺是整套湖笔工艺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他全面继承了择笔羊毫传统操作技艺,始终秉承“精、纯、美”的制作准则,产品技艺十分明显,笔头锋颖清晰,顶口齐,无杂毛和废笔,笔身光、白、圆、直,成品湖笔“尖、齐、圆、健”四德齐备。1980年,他主持制作的“双羊牌...
查看更多
庄富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生,浙江富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杭州富春江宣纸有限公司厂长、董事长。庄富泉为家族造纸第五代传人,家族世代相传了一整套成熟的生产制作工艺,他于1972年随父从事竹纸生产,能熟练掌握和操作全套竹纸制作技艺。其中,有些特殊的造纸技艺是其他竹纸产区所没有的,如制浆技艺中的“人尿发酵法”、抄纸技艺中的“荡帘打浪法”等,均是富阳竹纸生产的绝艺。庄富泉善于制作元书纸(因皇帝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称“元书纸...
查看更多
杨占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四川夹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占尧出身于造纸世家,是家传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第十二代传人。初中毕业后随父学艺,1980年开始独自行艺并自办手工抄纸作坊,创造出6尺、8尺大幅面竹料书画纸。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又成功研制出“丈二匹”书画纸。这种大型书画纸克服了以往的弊端,纤维细腻、拉力强、吸水均匀、洁白绵密、宜书宜画。2005年,为使有着千年历史、濒临消失的传统造纸工艺得以传承,他开始收集制作整套...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28年生,新疆墨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桑皮纸曾是维吾尔族养家糊口的技艺,托乎提·吐尔迪1950年跟师傅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八年后自己开办造纸作坊,1966年作坊停业。他制作的桑皮纸呈黄色,纤维很细,有少量的杂质,但十分结实,韧性很好,质地柔软,拉力强,不断裂,也不易被虫蛀。20世纪80年代以后,桑皮纸逐渐退出了维吾尔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托乎提·吐尔迪仍每年制作少量的桑皮纸,是目前新疆桑皮...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