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67)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62)
清单
(3477)
资源
(743)
学术
(1080)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和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纳西族,1926年生,2009年去世,云南丽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西族东巴画代表性
传承人
。和训出身于东巴世家,为家传第六代传人,他的东巴画承自其父亲大东巴和尔。在纳西,能被称为“东巴”的人物,必须全面掌握东巴文化,能够进行整体传承。绘画是作为东巴的必备条件,他主持过成百上千次祭祀活动,每次祭祀活动都必须画一批东巴画,所以其绘画能力和表现技巧不断提高。他所表现的内容多为各种各样的神佛、动植物、妖魔鬼怪及各种法器,纳西族人民对这些形象进行膜...
查看更多
邰立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生,陕西宝鸡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邰立平出身于凤翔县南小里村邰氏木版年画世家,从小受祖父、父亲熏陶、培养,承袭了家传五百多年的民间年画技艺。1968年开始专门从事民间年画设计、雕刻、绘画,1978年在父亲邰怡带领下,创建了凤翔南肖里工艺美术研究会,先后挖掘、整理复制木版年画古样三百余件(套),创作年画新样二十余种。1980年,随父创建凤翔凤怡年画社...
查看更多
邰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陕西凤翔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师。邰瑜出身于凤翔县南小里村邰氏木版年画世家,从小受祖父、父亲熏陶,5岁开始学习家传木版年画技艺,10岁时边读书边从事年画刻版、印制工作。经过多年刻苦钻研,他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又多有创新,能双手刻版,堪称木版年画界一绝。他的年画造型粗犷,构图饱满,色彩红绿对比强烈。他一生创作了《虎头》《狮子滚绣球》《二十四孝》《四时报喜》《寿星》等几十种年画。19...
查看更多
陈兴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0年生,四川绵竹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1933年拜大伯陈世金为师,坚持制作年画至今。几十年来,他翻刻了许多传统样式的作品,与旧样几近相同,保持了绵竹年画的纯粹性。绵竹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以线版为轮廓而并非套版,彩绘是在轮廓内依个人风格进行描绘。陈兴才的雕刻技法熟练,谙熟传统造型的方法程式。陈兴才也能彩绘年画,但多为小幅作品。1994年,他被绵竹县人民政府授予“绵竹年画艺术大师”称号。近年,作品《双扬鞭》入...
查看更多
冯炳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生,广东佛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冯炳棠是家传佛山木版年画制作的第三代传人,1949年开始随父亲学艺,学习了木版年画的开纸、套印技艺。后来苦于没有同行的配合,他便开始自己摸索和钻研年画制作的其他工序,如今他已经能够独立将木版年画的整套制作工艺完成,是广东全面掌握传统佛山木版年画工艺的代表性传人。他制作的年画产品十分丰富,有简单的木版单色画、色彩鲜艳的木版套印画以及大型繁复的木版印线手绘神像画,富有岭...
查看更多
李咸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生,2010年去世,湖南隆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滩头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李咸陆是家传滩头木版年画制作的第三代传人,14岁起随父亲李楚北学艺,并在父亲经营的“金玉美”年画作坊做工。之后由于“文革”等历史原因,一度中断年画制作,1988年从工厂退休后恢复生产。他技艺纯熟,掌握滩头木版年画整套雕版、印刷、设色等工艺,是目前滩头地区为数不多的资历最老、技艺高超的年画艺人之一。
查看更多
钟海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2009年去世,湖南隆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滩头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1934年至1943年在滩头随父亲学徒;出师后与父亲共同经营“成人发”年画作坊;1954年与妻子高腊梅独立经营“高腊梅”年画作坊。1955年公私合营,钟海仙因有一技之长而进入滩头镇染纸社当工人;“文革”时期,钟海仙被迫停止了年画制作,他从“成人发”年画作坊继承的八十多块画版,也大都被付之一炬。1988年退休后,他又重拾老手艺。他精通木版年画制作技法...
查看更多
郭泰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生,河南开封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13岁到开封“云记”门神店做学徒,三年出师,独自开店,店号“泰盛”。20世纪60年代刻印了大批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新年画;70年代末,开封成立朱仙镇年画社,他担任古版年画社研究室副主任。他以精湛的木版年画设色、制作技艺,抢救、搜集、整理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艺术。郭泰运制作木版年画已有七十个春秋,他印制出的年画传神、整洁,色彩搭配艳丽而不失庄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
查看更多
吕臻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山东高密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吕臻立系高密扑灰年画吕氏画派第六代传人,自小师承家艺,深得祖上真传。他1976年在县文化馆跟随焦岩峰老师从事年画创作;1983年开始从事扑灰年画创作,并教授了几名弟子。他创作年画先打腹稿,然后用柳枝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他绘制的扑灰年画秉承传统题材风格,并在色彩、人物线条等方面,借鉴吸收国画的绘画技巧,大胆创新。历经几十年精心绘画实践,博众家之长,逐...
查看更多
杨洛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山东杨家埠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他生长于年画世家,是杨氏杨家埠年画的第十四代传人。1951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个人的努力进取下,掌握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的全过程,对刻版尤为擅长。1952年至今,他在杨家埠同顺德画店制作木版年画;1989年至1993年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从事年画画版雕刻表演。他的雕刻手法纯熟,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形象古拙...
查看更多
1
806
807
808
809
810
12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