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顾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滑稽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入苏州市滑稽剧团,后任副团长。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接触多个剧种并担纲主演,为从事滑稽戏艺术表演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苏州市滑稽剧团后,先后在《小小得月楼》《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钱笃笤求雨》《顾家姆妈》等数十部大型滑稽戏中担纲主角,戏路宽广,功底深厚,唱、念、做功俱佳,各种方言运用自如...
查看更多
严顺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6月生,2017年10月去世,湖北省鄂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滑稽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任演员。在滑稽戏代表作《阿混新传》《特别的爱》《独养女儿》《太太万岁》等戏中担任编剧、导演和主演。作为“南派小品”代表人物之一,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代表作有《张三其人》《我在马路边》《难兄难弟》等。获全国第三届...
查看更多
翁双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2月生,2014年1月去世,浙江省慈溪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滑稽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49年入蜜蜂滑稽剧团,师从姚慕双、周柏春。后又历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上海曲艺剧团、上海滑稽剧团主要演员。其表演既有卡通式的生动,又有生活的质感,语言诙谐幽默,极具弹性。独创了一种跳蹦摇曳的形体动作,每部戏里均以这一动作来招笑和塑造人物,在戏里多扮演“小人物”一类的角色。代表作品有《满园春色》《性命交关》《海外奇谈》等...
查看更多
张晓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9年11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北梆子戏代表性
传承人
。1970年考入临泉县梆剧团,师从艺人张素芝,12岁登台演出。1980年调入宿县地区梆子剧团,师从淮北梆子戏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福兰,后又得到了常香玉、马金凤、陈小香等戏剧名家的指导。主攻花旦,兼演青衣、刀马旦、老旦,还能反串小生等行当。扮相甜美,唱腔极富感染力,委婉动听,常杂糅美声和通俗歌曲的发声方法,博采众家之长,表演上借鉴现代舞和民族舞元素,既不失传统韵味...
查看更多
金由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6月生,广东省雷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剧代表性
传承人
。1955年到海康县大三星雷剧团学艺,跟随老艺人吴乃爱学习腰腿、身段基本功。1957年被选入新中华剧团,师从许凤阳学习把子和剑术,师从粤剧演员陈姚四等学习刀枪、功夫。表演风格泼辣、沉稳,工刀马旦、老旦,精于把子功和身段功,扮相俏丽端庄,嗓音略沙而富有韵味。舞台上唱、念、做、打精湛娴熟,善于把握人物性格,注重表演技艺和内心体验的结合,将角色的内心世界表现得细腻准确,演得...
查看更多
袁章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2月生,2015年1月去世,河南省内黄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落腔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演员。师从老艺人李北田,主攻须生,兼演其他行当。台风稳健,台步潇洒自如,在髯口、帽翅、水袖、念白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表达人物内在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嗓音宽广洪亮,唱腔收放有度,善用花腔、呕音,行腔流畅自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吕剧、四股弦等剧种的声腔艺术,继承和发展了落腔老生唱腔。掌握传统剧目四十余部,代...
查看更多
孙国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6月生,河南省安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调代表性
传承人
。1979年调入安阳县淮调剧团,跟随老艺人苗秀臣、王少顺、马贵卿、杨运福学艺,主攻武生、老生。嗓音清脆嘹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强,大本腔、二本腔兼用;吐字清晰,唱腔优美。表演动作干净,武功扎实,耍刀舞枪得心应手。多年来,培养了大批青年学生,弟子赵保娣攻老生、须生行当,孙学海攻短打武生,且均已成为淮调剧团的中流砥柱,为淮调的生存和延续做了大量工作。
查看更多
梁家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10月生,海南省海口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17岁习艺,21岁进入新群星剧团,师从三升半(王秀明)、韩文华等名家,攻小生。以演《拾玉镯》《樊梨花》受到好评。表演飘逸脱俗,举止有度,尤擅巾生。唱腔吐字清晰,韵味醇厚,行腔悠扬婉转,层次鲜明。先后在《张文秀》《搜书院》《七品芝麻官》等近百出剧目中担纲主角。曾随团赴泰国、新加坡演出,并应新加坡国家电视台、泰国法政大学邀请录制了《七品芝麻官》《百花公主...
查看更多
张少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10月生,湖南省衡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78年进入衡阳市祁剧团工作,曾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师从祁剧名旦黎燕飞、谢美仙、张瑞莲。唱腔甜润,语言、形体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演风格端庄、沉稳、细腻。主演了四十余台祁剧。舞台形象深入人心,如《闹严府》中的严婉玉、《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等。曾获文华新剧目奖、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等。2011年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国戏曲节演出活动并讲授祁剧高腔艺术。
查看更多
甘伯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12月生,湖北省崇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琴戏代表性
传承人
。从小拜老艺人蒋传玉、许国南、周怡生为师,学唱提琴戏,以演小生和老生为主,先后主演了《灯笼记》《雪梅观画》《辕门斩子》《三宝记》《梁祝姻缘》等五十多台传统提琴戏剧目。教唱腔,传技艺,先后创办多个业余提琴戏剧团并担任艺术指导,排演《双合莲》等剧目,为提琴戏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演员。
查看更多
1
830
831
832
833
834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