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深化人才培养 适应时代变化——各地“两会”代表委员会诊
非遗
保护难题
2017.02.22
专题报道
随着国家各项
非遗
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
非遗
已成为社会热词,自然也是今年各地“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呼吁将
非遗
相关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重申教育是保护传承
非遗
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力争在传统技艺的发展史上留下当代人的足迹。 教育是保护传承
非遗
的重要途径 为加强
非遗
人才培养,一些省份的政协委员各自以联名的形式提交了相关提案。 在云南“两会”召开前夕...
查看更多
北京牙雕最后传人 新晋的大师 不明的未来——中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
2017.02.22
专题报道
牙雕大师李春柯(摄影:崔峻)经过9年的磨砺,郭辰和他的小伙伴们终于拿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的证书。从2017年的2月17日这一天,他成为了人们口里的“大师”,一名29岁的大师。 但是,对于未来,“大师”的名号却未必能够给这位年轻人未来的事业带来一片坦途,就像他的小伙伴在欣喜中的自嘲:“我们不会刚当上大师,就得转业吧。” 矛盾的心理源于他从事的专业——象牙雕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中国将在2...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
2017.02.22
论坛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我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整体保护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尊重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维护国家民族文化主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及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推进,为文化生态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受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也存在对文化生态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因此,从宏观层面,积极探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
查看更多
高密“
非遗
”传承人:异域寻“灵感” 致力传统“手艺”走向国际
2017.02.22
专题报道
具有吉祥、富贵、招福、招财等寓意的剪纸作品。沙见龙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齐秀花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聂臣希的鸡年春节没能在山东高密同家人一起欢度,而是为了让自己的
非遗
“手艺”走出国门“奔波”在瑞典,展示着传统的中国民间
非遗
技艺。 山东省高密市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高密不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还有可以冠绝的特技,其中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齐秀花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剪这些形状、姿...
查看更多
在
非遗
中寻回长沙的美丽乡愁——长沙市
非遗
保护回顾
2017.02.21
专题报道
太平老街,长沙火宫殿大庙会匠心庙会专场在湖湘戏曲展演和传统手工艺术展览中火热开启(摄影:王志伟) 原标题:“长沙市
非遗
保护回顾:在
非遗
中寻回长沙的美丽乡愁” 春节过完,火宫殿庙会依然年味不减。大年初十,太平老街里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刘海砍樵》、《胡大回门》等花鼓戏精选片段,引得台下不时鼓掌叫好。 长沙博物馆内,长沙棕叶编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佳霖和丈夫黄小平耗时半年完成的棕编巨作《百鸟朝凤》,让参观者啧啧称奇。 春节期间,长沙各地开展了10大非物...
查看更多
西藏加紧实施
非遗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2017.02.21
其他新闻
日前从西藏自治区群艺馆获悉,西藏今年将启动10名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工作,为后人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近年来的
非遗
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西藏共有89个国家级
非遗
项目、68名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但近年来,其中十多名传承人相继离世,部分健在的传承人也年事已高,逐渐丧失传承能力,高龄
非遗
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
非遗
保护传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人。”西藏自治区
非遗
保护中心副主任阿...
查看更多
湘南大山里的傩戏
2017.02.20
专题报道
傩戏《打狮子》 在湖南临武县油湾村,“神”仿佛就存在于村民的生活之中,在不大的村庄中,有两座祠堂、一间神庙和一座古戏台,而当傩戏上演时,村民们将各方神灵“请”到一起,汇聚一堂。当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乡亲们穿上戏服、戴上面具,舞于高台之上时,神圣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降临,仿佛神灵真的已经到来,人与神之间正在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初见傩戏 身为一个北方人,此前,我对傩戏只有耳闻,未亲见。同行的湖南省
非遗
保护中心副主任梁向东告诉我,作为上古时代...
查看更多
大方漆器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化”才能更好传承
2017.02.20
专题报道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指导学徒制作漆器 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到漆器形成,全部50多道工序、80多个生产环节,都需手工完成。其中,纯大漆和皮胎等工艺是大方漆器所独有。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制作漆器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时期,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陈设品及精致器具流行。 据大方史料记载,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
查看更多
河南
非遗
中心抢救性记录一批传统美术类项目
2017.02.20
其他新闻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厅获悉,截至目前,省
非遗
中心共组织拍摄朱仙镇木版年画、浚县泥咕咕等省级以上
非遗
传统美术类项目94项,实地采访传承人115名,存有访谈录音300余小时,抢救性记录了一批珍贵资料。 传统美术类项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一些民间传统美术类
非遗
项目正在加速消亡,传承、保护后继乏人。2015年3月,我省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这是继“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之后开展的又一项专项抢救保护工程。 经...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人和当代艺术家将一同进入今年“威双”中国馆,这是什么新玩法
2017.02.20
专题报道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举行,日前,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介绍,本届威双中国馆策展人、策展主题与参展艺术家已经确定——策展人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他将率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四位艺术家参展,中国馆的主题为“不息”。 消息发布之后,人们纷纷关注这一艺术家组合,四位参展艺术家中,除了当代艺术界熟知的邬建安、汤南南之外,另两位却属于通常我们认为的“工艺、
非遗
”范畴——汪天...
查看更多
1
849
850
851
852
853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