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吕品田:重振手工与文化多样性维护 ——兼谈基于文化多样性维护的文旅深度融合
2021.03.15
吕品田:重振手工与文化多样性维护 ——兼谈基于文化多样性维护的文旅深度融合
论坛
【摘要】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化是把双刃剑。人类文化多样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受到冲击,在于现代化一味倚重工业生产方式,源于工业生产方式对抗自然、抹杀差异的技术本质。要想根本地维护文化差异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维护产生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基础即手工生产。手工艺区别于工业技术的活态流变特性,是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根源。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取决于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维护,重振手工、激活民俗、培育...
查看更多
非遗“软实力”助推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1.03.15
非遗“软实力”助推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
专题报道
近年来,青海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助推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青海文化品牌走向远方。各地文旅部门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民间技艺,使青海非遗焕发出时代光彩。 如今,在青海各地,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成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在西宁市湟中区海源民族工艺品加工厂,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打造的银碗、铜碗、手镯等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一錾一刻间,匠人们不仅传承着传统手工艺,还通过网上销售平台,推动青海银铜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查看更多
有多少非遗可以重来?“注定消失”的文化遗产更需保护传承
2021.03.15
有多少非遗可以重来?“注定消失”的文化遗产更需保护传承
专题报道
3月6日,内蒙古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一名头戴“小鹿”样式帽子的全国人大代表悄然走红。会场上这顶“鹿角”样式帽子的主人名叫代喜院,是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主任。而对于网友好奇的“鹿角”样式帽子,代喜院解释:“帽子上并非鹿角而是狍子,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才会佩戴,以示庄重。”据悉,这种帽子背后的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是非遗!“之前的山东大馒头是非遗,这个鹿角帽子...
查看更多
2021年四川非遗宣传座谈会召开
2021.03.15
2021年四川非遗宣传座谈会召开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提升四川非遗传播宣传工作质量,2021年四川非遗宣传座谈会于3月11日在都江堰市召开,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媒体和电商平台等各界代表参加了座谈。 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琳在会上介绍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并通报了2021年四川非遗重点工作。2021年,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将围绕“十四.五非遗规划”和非遗代...
查看更多
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召开
2021.03.15
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召开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升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能力,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于3月11日在都江堰市召开,全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主持。会上,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琳通报了2020年四川非遗保护工作情况及2021年重点工作,提出了省非遗保护中心“3中心”“3基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并号召市州非遗保护中心队伍紧密团结起...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活态流变——以传统舞蹈安塞腰鼓为例
2021.03.15
非遗保护的活态流变——以传统舞蹈安塞腰鼓为例
论坛
安塞腰鼓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族群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众多精妙绝伦、特色各异的舞蹈艺术。这些传统舞蹈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和当地人民的生产实践、信仰习俗、节庆仪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特定社区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艺术结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等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传...
查看更多
杜薇 杜双双:族内多元与族际单一
2021.03.15
杜薇 杜双双:族内多元与族际单一
论坛
摘要:瑶族药浴是“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之一。作为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贵州省从江县高华村瑶族药浴的药材种植、洗浴设施、洗浴空间与文化禁忌都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两个发展并存的知识体系、实践系统和价值观念,一个是瑶族族内实行的传统药浴知识体系、多元的洗浴类型和整体的价值观;另一个是旅游场景下对外来游客实行的规范化药浴养生知识条目、易操作的旅游体验项目流程和注重服务的现代市场观念。个案力图呈现民族村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查看更多
保护和传承,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2021.03.15
保护和传承,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专题报道
日本一名年轻和食厨师正在学习处理食材。(摄影:刘军国) 瓦莱里奥·费隆在自己的工作室中认真制琴。 “飞天舞”表演者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乔卢拉进行表演。 法国一名专业调香师在配制香水。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非遗技艺培训学校、加强学校等渠道的教育推广、打造品牌节日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
查看更多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五单元《建筑与构造》
2021.03.12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五单元《建筑与构造》
专题报道
今天上线的是《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的第五单元《建筑与构造》。 侗族木构建筑在我国众多民族的建筑中素以类型多、结构精巧而独树一帜。当你进入侗寨,就会被它丰富的种类、多种多样的使用功能所惊叹,被它朴实的气质、与环境的和谐融合所折服。往大处说,大量普通的侗族木构建筑可能还算不上流传千古的名胜古迹,可正是这些在民间默默传承下来、通过精湛的营造技艺建造的各种建筑,在创造人类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是极为难得和重要...
查看更多
陈广忠:二十四节气的排序问题
2021.03.12
陈广忠:二十四节气的排序问题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的排序问题 【摘要】冬至第一、立春第四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依据的科学规定,从《淮南子》开始,被历代文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隋书》、新旧《唐书》《宋史》《清史稿》《周髀算经》等所继承。当今媒体、网络、纸本、世俗所说“立春”是第一节气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西汉刘歆编制《三统历》,把“惊蛰”排在正月中,错误改序。东汉班固等加以改正,恢复了《淮南子》的正确排序。 【关键词】冬至;立春;惊蛰;二十四节气;刘歆...
查看更多
1
860
861
862
863
86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