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12   星期日   农历八月廿一   寒露 寒露
搜索
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四川230余场非遗活动献礼建党百年
各地风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号,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口号是“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共享非遗成果 共颂百年辉煌”。在此期间,四川全省将举办230余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营造人民共建共享的非遗保护良好氛围,向中国共产党成...
查看更多
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四川230余场非遗活动献礼建党百年
地方新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号,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口号是“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共享非遗成果 共颂百年辉煌”。在此期间,四川全省将举办230余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营造人民共建共享的非遗保护良好氛围,向中国共产党成...
查看更多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大幕即将拉开
各地风采
查看更多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大幕即将拉开
地方新闻
查看更多
《非遗法》颁布十周年:为非遗保护传承贡献“中国智慧”
专题报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作为文化建设立法中的里程碑,《非遗法》不仅丰富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还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加强传承、传播具有极强的操作和指导意义。6月1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召开《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总结法律实施经验,推进《非遗法》深入实施。 十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蓬勃发展...
查看更多
释放“非遗”力量,打造“江苏样板”,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出炉
专题报道
4月22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南(试行)》,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概念,即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近日,25个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正式出炉,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打造“江苏样板”。
查看更多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全文)
专题报道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目 录 一、总体要求... 7 二、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 11 三、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 13 四、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16 五、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2 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6 七、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30...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要闻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有关要求,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杭州组织召开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会暨第三次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 会上,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介绍了有关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考虑,沿线省(市)汇报了本地区建设情况。会议还审议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并研究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
查看更多
李松:文化保护一脉相承 —— 文艺集成志书工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论坛
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方式 (一)由来已久的非遗保护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以下简称“集成”)是指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工程,是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十部集成和志书构成的大型系列丛书,各部集成志书以行政区划立卷,共计298...
查看更多
颁行10周年 漫话非遗法丨小法条中的大方向(一):法的订立与意义
漫话《非遗法》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颁布实施10周年,其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一样,尽管只是对非遗和文物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限定后,从保护作为行动或事项角度进行的解读与阐释,仍以国家立法形式,彰显着其作为民族文化遗存的庄严与神圣。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尽管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社区或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表达或具体的实践活动都以立法形式加以保护,但从法制角度探寻其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路径仍是下一个十年的基本任务。 此次,我们推出“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