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非遗赋彩 健康生活 ——天津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回顾
地方新闻
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传承,健康生活”。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发〔2020〕27号)部署要求,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提高了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营造了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倡导健康生活,展现非遗之美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聚焦...
查看更多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海外来的“新中药”
非遗讲座月
如果您认为中医药仅取材于本土药用植物,那您可就想错了。正如杜仲、金银花、乌桕等本土植物被广泛引种到了海外国家一样,国内也引种栽培了不少海外药用植物,它们的到来丰富发展了中医药,也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本集向大家介绍一种海外引种的“新中药”——水飞蓟 它是什么样的植物呢? 海外引种会不会造成可怕的物种入侵? 请观看以下短片 叶子上长着尖刺和白色斑纹,果实里含有治病良药。水飞蓟...
查看更多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海外来的“新中药”
专题报道
如果您认为中医药仅取材于本土药用植物,那您可就想错了。正如杜仲、金银花、乌桕等本土植物被广泛引种到了海外国家一样,国内也引种栽培了不少海外药用植物,它们的到来丰富发展了中医药,也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本集向大家介绍一种海外引种的“新中药”——水飞蓟 它是什么样的植物呢? 海外引种会不会造成可怕的物种入侵? 请观看以下短片 叶子上长着尖刺和白色斑纹,果实里含有治病良药。水飞蓟...
查看更多
“非遗购物节”带来的文旅融合思考
专题报道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遗产日和往年不同,在网络平台开展的线上活动成为主流。 “这几天,我都是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休息。”重庆市非遗项目“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非遗扶贫工坊的带头人刘海龙的妻子张芙蓉专门负责她家的网店运营,她说,这次疫情期间他们的非遗产品主要依靠淘宝和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短短几天卖了200多个售价128元的水杯。最近一家人都在赶制土陶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重庆市文旅委非遗处处长严小红介绍,重庆...
查看更多
澳门非遗清单新添55项
地方新闻
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消息,为加强对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识别确认需要保护的对象,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新增55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并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 此次列入清单的55个项目涵盖多种类型,包括艺术表现形式及属表演性质的项目,比如舞龙、舞狮、葡萄牙土风舞。社会实践、宗教实践、礼仪及节庆,比如龙舟竞赛、中秋节、关帝诞。还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比如葡萄牙瓷砖画制作工艺、中式长衫制作技艺、杏仁饼制作技艺。 清单新内容包...
查看更多
山东济南召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
地方新闻
济南市非遗传承人在进行皮影戏表演(摄影:苏锐 ) 7月3日,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了全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济南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助推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 座谈会上,传承人们踊跃发言,将自己一年来的传承保护工作主要措施及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也将非遗传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一...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评估机制与实践
论坛
摘要:在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题中,在国际社会制定公共政策并付诸实践的框架内,需要探讨评估的建设和实践问题。通过进一步阐释评估的范畴、原则、标准以及评估的制度建设、机构人员分工等,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机制建设构想与思考。 评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6月修正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中,17次直接提及“评估”要求,包含遴选标准评估、援助评估、申报资料评估、保护计...
查看更多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诗经》里的植物情:忘忧的草啊高洁的树
非遗讲座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仅记录了先秦人民的生活,还记载了很多古代植物。比如我们熟悉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扬之水,不流束蒲” …… 本集节目将重点介绍两种被《诗经》赋予了特殊情感、同时还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查看更多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诗经》里的植物情:忘忧的草啊高洁的树
专题报道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仅记录了先秦人民的生活,还记载了很多古代植物。比如我们熟悉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扬之水,不流束蒲” …… 本集节目将重点介绍两种被《诗经》赋予了特殊情感、同时还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查看更多
第八届国际(上海)非遗保护论坛在沪举行
各地风采
6月11日,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上海文化”品牌项目——第八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顺利举行。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是第十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的配套活动。 本届论坛以“涓汇成流”为主题,探讨各国在不同体制和政策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