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侗族刺绣传承人陈显月
2011.09.22
人物
侗家最美的“月亮” ——记侗族刺绣传承人陈显月 陈显月侗族宝宝银帽 今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锦屏县的侗族刺绣榜上有名,成为该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为了进一步推动
非遗
的传承与发展,锦屏命名了19位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陈显月作为侗绣传承人名列其中。 侗绣是刺绣的一种,是侗族人民一针一线在侗布上绣出来的,其风格自然、朴素、大方。侗绣中的精品当属北侗盘轴滚边绣,该绣种仅在锦屏县的平秋、石引、黄门等北部...
查看更多
理性思考:民俗类
非遗
项目本真性
2011.09.22
论坛
理性思考:民俗类
非遗
项目本真性 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家族特有的沙头角鱼灯舞,被改编成了各种版本的鱼灯舞,本为清一色的男子舞蹈却变成了女子舞蹈或者由男女共舞,传统的马步也不见踪影。祖先传下来的民俗被篡改了,这让吴氏村民不解甚至不满。 民俗来自于民众,传承于民众,是深藏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一种力量。它深植于某个特定群体,在时间上,一代代传承下去;在空间上,会由一个地域传播到另一个地域。 毋庸置疑,民俗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演变,甚至消亡。因为民俗...
查看更多
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
2011.09.19
其他新闻
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会见蒙古国教文科部副部长库兰达(摄影:王振波)赵少华和库兰达分别代表两国文化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摄影:王振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中国、蒙古国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于9月14日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
查看更多
非遗
:有退出才有真正的保护
2011.09.13
论坛
非遗
:有退出才有真正的保护 近日,文化部官网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 今年5月底,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加上此前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达1219项。毋庸讳言,目前许多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只以申遗为目的的活动,不啻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或者已经在造成破坏。建立非物质...
查看更多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1.09.06
其他新闻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7年6月9日成立以来,福建在没有任何可参照模式的情况下,边实践边总结,经过4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保护是基础,传承是核心,交流是载体,研究是关键,分类是重点”的工作思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福建下辖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市,境内人口1390多万,面积2.52万平方公里。这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闽越文化、古代中原...
查看更多
王文章: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
非遗
创举
2011.09.06
其他新闻
王文章: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
非遗
创举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并讲话。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出席并致辞...
查看更多
王文章: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
非遗
创举——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上讲...
2011.09.06
重要论述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并讲话。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出席并致辞。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坚持整体性保护...
查看更多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
非遗
创举
2011.08.30
专题报道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
非遗
创举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
查看更多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
非遗
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2011.08.29
其他新闻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
非遗
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本网讯 国务院不久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文化部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颁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仪式,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并观看了部分第三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精彩演出。刘延东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
查看更多
土家农妇谭支秀:一个人的“申遗”路
2011.08.29
人物
土家农妇谭支秀:一个人的“申遗”路 2009年5月,湖北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名列其中,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民间历法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如今,湖北省文化部门又牵头开展了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民间历法有望跻身国家保护名录中。让人想不到的是,该项目的最初申报者竟是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故县坪村一位土家族农村妇女,她的名字叫谭支秀。 8月12日,笔者在巴东县采访了谭支秀。对于社会上对于巴东土...
查看更多
1
940
941
942
943
944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