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5)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1)
清单
(5305)
资源
(1090)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苏东坡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苏东坡传说,是有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传说。从宋元时期开始,苏东坡传说就记入正史及各家笔记、诗话、文集、方志和野史,明清时不断丰富,绵延至今。苏东坡传说在浙江、山东、河北、陕西、海南、广东、江苏、四川、江西等地都有流传。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谪居湖北省黄冈市近五年,足迹遍及鄂东大地、大别山南麓以及长江中游两岸,相关传说数量密集、内容丰富。黄冈因而成为苏东坡传说的流布区域之一。黄冈苏东坡传说以黄冈市黄州区为核心区,向北辐射黄冈市团风县、麻城市;向西辐射湖北省武汉...
查看更多
柳毅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柳毅传说在寒亭区朱里镇柳毅山周边地区流传很广。鲁东烟台、青岛部分地区,鲁西北东营、滨州部分地区也有流传。自唐朝始,柳毅传说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唐朝李朝威写有文言小说《柳毅传》,元朝尚仲贤写有戏曲《柳毅传书》。自此后,柳毅传说内容不断丰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在当地形成了在地化柳毅传说。该传说的主要内容有: 柳毅五世祖柳明伦隋炀帝九年由四川迁至潍东梅花村居住。柳毅父亲柳行芳行善积德,每日在岩溪...
查看更多
防风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德清县 防风氏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位治水英雄,在会稽山群神相会时,因迟到而被大禹所戮。“其长三丈,其骨头专车。”“(防风)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国语·鲁语》下)因其“骨大”史称“大人”、“巨人”。《述异记》:“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现代口头流传的防风神话传说,发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大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普...
查看更多
禹的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汶川县 鲧禹治水神话,已有几千年流传史。其主要内容是:“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禹在治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天问》王逸注)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将禹奉为神灵,且全民族对其顶礼膜拜者,仅见于羌族。禹被羌族人民视为自己民族的保护神,羌族地区被视为大禹故里。史书有“禹生石纽”的记载。石纽山...
查看更多
禹的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 鲧禹治水神话,已有几千年流传史。其主要内容是:“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禹在治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天问》王逸注)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将禹奉为神灵,且全民族对其顶礼膜拜者,仅见于羌族。禹被羌族人民视为自己民族的保护神,羌族地区被视为大禹故里。史书有“禹生石纽”的记载...
查看更多
曹雪芹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曹雪芹(西山)传说是主要流传于北京香山、寿安山、金山—被称为“小西山”一带、以曹雪芹其人和《红楼梦》为题材的民间传说,属于“人物传说”。 曹雪芹(西山)传说是香山地区民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流传时间已有二百余年。内容涉及曹雪芹的生平经历、性情品貌、出众才华以及《红楼梦》的人物原型、创作环境等,表达了人们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喜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和作品对社会的影响。曹雪芹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他的...
查看更多
天坛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东城区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帝王在此祭天、祈谷和祈雨。天坛的传说因天坛建筑和皇帝祭天大典而萌生和发展。“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融入,使天坛建筑群具有神圣而独特的寓意,成为相关传说发生和繁盛的重要驱动因素。天坛传说在北京市民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天坛周边的地区金鱼池、法塔寺、四块玉、天桥等,尤其盛传不衰,是北京本土文化的一支奇葩。天坛传说大致包括天坛建立传说、景物传说、民俗传说、坛根儿传说、相关人物传...
查看更多
壮族嘹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 壮族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它在长期口头传诵后经壮族文人加工,用古壮字记录下来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形成较为完整的歌谣集。壮族嘹歌全部用古壮字传抄流行,内容相对固定,反映了壮族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状况,主要流行于右江中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而以平果县为中心区域。 壮族嘹歌是一种经过加...
查看更多
雷州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雷州市 雷州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使用雷州方言(属闽南语系雷州语支)的十个县(市)区,它记载了雷州人诞生、迁徙、劳动、生存的历史状况,在宋代即已见诸史书。其中的“姑娘歌”从明代开始已十分流行,笔试赛歌则从清代乾隆年间延续至今,现在社会上仍保存着一大批雷州歌册、歌集、歌榜、姑娘歌本及雷剧本。 雷州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四字为阳平声,格律接近七绝,朗朗上口,又大量...
查看更多
土家族梯玛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龙山县 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永顺和古丈四县。它以“梯玛日”仪式为
传承
载体,世代口碑相传,格局宏大,长达数万行。土家族梯玛歌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其唱述以土家语为主,属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演唱有唱有吟,有对唱,有合唱,又以歌舞贯穿始终,因其主要舞具是铜铃,故亦称为“八宝铜铃舞...
查看更多
1
971
972
973
974
975
17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