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彝族克智
2018.12.14
彝族克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美姑县 彝族口头论辩克智是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由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表现形式。据文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彝族克智论辩歌场制度就已形成。 克智论辩的表现形态为甲乙双方论辩手说唱诗歌或辞赋,互相辩驳,谈古论今,获胜者往往“穷百家之词,困众人之辩”。克智论辩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至今,尤以美姑县保留最为完整。克...
查看更多
苗族贾理
2018.12.14
苗族贾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苗族贾理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经典的历史文化记忆集成,它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原始宗教信俗、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辞和典型案例于一身,荟萃了苗族的原典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意识。 苗族贾理内容丰富,如《浑水与蝌蚪》用童话般的形式告诉人们,风有时候会造成一个个小的不和谐,但如风不吹,严冬常在,那就是最大的不和谐,天下就要大乱,风吹是为了复归于和谐。《曼朵多...
查看更多
藏族婚宴十八说
2018.12.14
藏族婚宴十八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地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它伴随藏族婚俗而形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民间有一种说法——“婚宴进行十八昼夜,婚礼祝词有十八道程序”,即婚宴十八说的真实情况。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由十几人分阶段完成,有时则需要几天时间。藏族婚宴十八说的具体内容有:祭神、梳辫说、梳子说、哭嫁歌、出路歌、父母的教诫、马说、垫子、土地颂、房屋、茶...
查看更多
童谣(北京童谣)
2018.12.14
童谣(北京童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宣武区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北京童谣表现了各时期北京的城市性格和北京人的思想感情,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感染...
查看更多
童谣(闽南童谣)
2018.12.14
童谣(闽南童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厦门市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侨华裔居住...
查看更多
童谣(绍兴童谣)
2018.12.14
童谣(绍兴童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绍兴童谣是以儿童为传唱主体的民间歌谣,在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以及余姚市、杭州市萧山区,都有流传。通过积极传播,绍兴童谣的影响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海外华人世界。 绍兴童谣形式简短、音节和谐,用绍兴方言吟唱,内容大多反映当地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浓厚。广泛流传的绍兴童谣约有400首,题材丰富多样。主要有游戏童谣,如《打麦歌》;教诲童谣,如《少年去游荡》;叙事体物童谣,如《绍兴城里十乘桥》等;还有绕口令、谜语歌、数数歌、连锁歌...
查看更多
桐城歌
2018.12.14
桐城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桐城市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明代桐城时兴歌(情歌)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独特的七言五句体式、婉转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著称,在流行地广泛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桐城歌是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民歌,其影响遍及湘、鄂、赣数省和浙西地区,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其歌体、艺术风格具有鲜明...
查看更多
土家族梯玛歌
2018.12.14
土家族梯玛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龙山县 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永顺和古丈四县。它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载体,世代口碑相传,格局宏大,长达数万行。土家族梯玛歌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其唱述以土家语为主,属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演唱有唱有吟,有对唱,有合唱,又以歌舞贯穿始终,因其主要舞具是铜铃,故亦称为“八宝铜铃舞...
查看更多
雷州歌
2018.12.14
雷州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雷州市 雷州歌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使用雷州方言(属闽南语系雷州语支)的十个县(市)区,它记载了雷州人诞生、迁徙、劳动、生存的历史状况,在宋代即已见诸史书。其中的“姑娘歌”从明代开始已十分流行,笔试赛歌则从清代乾隆年间延续至今,现在社会上仍保存着一大批雷州歌册、歌集、歌榜、姑娘歌本及雷剧本。 雷州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四字为阳平声,格律接近七绝,朗朗上口,又大量...
查看更多
壮族嘹歌
2018.12.14
壮族嘹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 壮族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它在长期口头传诵后经壮族文人加工,用古壮字记录下来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形成较为完整的歌谣集。壮族嘹歌全部用古壮字传抄流行,内容相对固定,反映了壮族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状况,主要流行于右江中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而以平果县为中心区域。 壮族嘹歌是一种经过加...
查看更多
1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