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多地舞
2018.12.14
多地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舟曲县 多地舞即罗罗舞,是目前甘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等藏族聚居区。多地舞相传起源于甘肃舟曲一些藏族乡里,远古的时候人类狩猎而归,有时在岁末或丰收节日,人们架起篝火,围着篝火转圈而舞。这种吟咏呐喊声和手拉手的活动,就逐渐演化成了一种世代沿袭相传的民间歌舞。现在,遇到传统节日和丰收、祭祀等民俗庆典仪式,甘肃省甘南舟曲县等地的藏族群众便会跳起这种舞。 多地舞...
查看更多
巴郎鼓舞
2018.12.14
巴郎鼓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卓尼县 巴郎鼓舞藏语称为“莎目”,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东部藏巴哇、洮砚、柏林三乡藏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巴郎鼓舞的起源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动有关,它所使用的特殊道具羊皮鼓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巴郎鼓舞即因羊皮鼓形状及其击打方式而得名。 根据卓尼当地习俗,每年正月初五为“莎目”的起日,开始跳起巴郎鼓舞,正月十五日为歇日,舞蹈活动至此结束,正月十六日将巴郎鼓供起。巴郎鼓舞一般由10至16人组成...
查看更多
藏族螭鼓舞
2018.12.14
藏族螭鼓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藏族螭鼓舞是流传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区的一种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旨在祈求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五谷丰登。“螭”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能吞海。表演螭鼓舞就是对水龙的祭祀,目前流传下来13套动作。 藏族螭鼓舞表演时,由多名男子组成舞队,舞者头戴五峰吉祥帽,身披金色棱形披肩,左手执鼓,右手拿鞭,边击鼓边舞蹈,别无乐器伴奏。螭鼓舞的舞姿棱角鲜明,富...
查看更多
则柔(尚尤则柔)
2018.12.14
则柔(尚尤则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贵德县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的下排村,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其中以尚尤则柔最为突出。 “尚尤”是“下排”的意思,则柔又名“阿什则”,尚尤则柔在下排村已传唱了四百多年,它以歌伴舞的方式表现出下排村民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则柔保持了藏族舞蹈的一贯特点的同时,身体表现豪放,动作幅度大,充满喜庆色彩,有藏族舞蹈中少见的高抬腿动作,则柔本就有嬉闹玩耍之意,体现在舞蹈中也更具娱乐性。则柔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查看更多
蒙古族萨吾尔登
2018.12.14
蒙古族萨吾尔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 萨吾尔登是蒙古族民间流传的一种地方舞蹈形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的和静、博湖、和硕、焉耆等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萨吾尔登是蒙古族和硕特部独创的艺术,很多动作来自生活,有多种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历史,萨吾尔登舞几乎失传,2004年以来经努力挖掘,才恢复了现有的一部分。 萨吾尔登活动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蒙古族的大小节日...
查看更多
萨吾尔登
2018.12.14
萨吾尔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在各地蒙古族聚居区广为流 传。 “萨吾尔”指马跑动时马头上下不停地弹动的动作,“登”则是托布秀尔琴弹奏的“登登”的乐曲声。 萨吾尔登分徒手舞蹈、持道具舞蹈、载歌载舞和对歌对舞几种形式。 萨吾尔登的舞蹈动作十分丰富,有表现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如挤奶、捣奶、套马、献茶、敬酒、擀毡、播种、收割等;有表现妇女生活的,如照镜...
查看更多
锡伯族贝伦舞
2018.12.14
锡伯族贝伦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锡伯族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统称,它流布于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县市及塔城地区和乌鲁木齐市等锡伯族散居区,被锡伯人称为“生命舞蹈”。 贝伦舞形成于锡伯族发展的早期阶段,锡伯族先民在大兴安岭一带过渔猎生活时就有一种强身健体的娱乐形式,贝伦舞中即保留有其遗风,显示出较强的模拟性。 锡伯族贝伦舞是一种即兴式的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自娱性,每个人均可根据自己的...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赛乃姆
2018.12.14
维吾尔族赛乃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它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吾尔人每逢喜庆佳节、婚礼仪式、亲友欢聚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并在晚会上热情地跳起赛乃姆以表庆祝。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活、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从16世纪开始,在音乐大师克迪尔罕、雅尔坎迪、阿曼尼落罕(乃菲丝)等人的引导下,经过众多民间乐师的挖掘、收集和...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赛乃姆
2018.12.14
维吾尔族赛乃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它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吾尔人每逢喜庆佳节、婚礼仪式、亲友欢聚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并在晚会上热情地跳起赛乃姆以表庆祝。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活、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从16世纪开始,在音乐大师克迪尔罕、雅尔坎迪、阿曼尼落罕(乃菲丝)等人的引导下,经过众多民间乐师的挖掘、收集和整...
查看更多
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
2018.12.14
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 库尔勒赛乃姆是流传于新疆孔雀河流域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传统歌舞。 库尔勒赛乃姆一般多在婚礼、节庆、各种麦西来甫等庆典活动上表演。其突出特点是舞蹈节奏明快,动作优美舒畅,舞者温文尔雅的眉目传情和动作变换中落落大方的体态,以及旋风般的旋转,都极其令人赏心悦目。 库尔勒赛乃姆由三个段落组成:1.开场前,先演奏“木卡姆”乐曲,紧接着由老木卡姆艺术家带头演唱“木卡姆”。在每组独舞开演前,首先演唱...
查看更多
1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