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2018.12.14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华安县 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方圆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是土楼建筑的典范。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美丽的大地上,形成一道美妙绝伦的风景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华安土楼的择址、建造,是在家族兴盛与安全原则下...
查看更多
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2018.12.14
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是客家人利用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特殊材料,通过特有的建筑工艺和选址设计,建造具有完善防卫功能和宗亲观念的围合式民居建筑的技艺。江西省龙南县至今保存着的376座形态各异的客家围屋,以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被称作客家特色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龙南客家围屋形态丰富多元,尺度变化跨度极大,有国字形、口子形、回字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式,面积也从200 余平方米的猫柜围到10000多平方米不等。最为气派和富丽堂皇的关西新围,是赣南围屋中的典...
查看更多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2018.12.14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 景德镇是最早的瓷业城市,景德镇瓷业建筑及营造技艺堪称一绝。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的“窑房”建筑是中国工场手工业罕见的场所物证,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 明代后期以来,景德镇的城市范围和规模基本稳定,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密布的各类瓷业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这里坯房、窑房密集,“陶舍重重”,构成景德镇的一大景观。景德镇瓷业建筑技艺由此得到发展,在明清以后走向成熟,达于鼎盛。 窑体、窑...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鼓楼又称“罗汉楼”,埋巨木为中心柱,建成塔形“独角楼”,矗于侗寨之中,立...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鼓楼又称“罗汉楼”,埋巨木为中心柱,建成塔形“独角楼”,矗于侗寨...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黎平县 贵州省侗族的鼓楼、花桥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产生于侗族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建筑样式。 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也是侗寨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侗族群众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由简单的干阑式卡房发展而来,结构上采用上下串穿的穿云式整体框架和木构体系。 黎平县侗族鼓楼集塔、阁、亭等建筑形式于一体,既有宝塔的挺拔、楼阁的宏丽,又有亭榭的秀美。鼓楼在侗寨中属...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从江县 贵州省侗族的鼓楼、花桥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产生于侗族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建筑样式。 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也是侗寨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侗族群众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由简单的干阑式卡房发展而来,结构上采用上下串穿的穿云式整体框架和木构体系。 黎平县侗族鼓楼集塔、阁、亭等建筑形式于一体,既有宝塔的挺拔、楼阁的宏丽,又有亭榭的秀美。鼓楼在侗寨中属...
查看更多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2018.12.14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的西江镇境内,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寨。这里的居民建筑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连接,依山势而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在历史沿革中又结合居住环境的要求加以变化。西江的造房匠师根据地形和主人的需要确定相应...
查看更多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2018.12.14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据古籍《金砖墁地》记载,金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又因金砖制成后要运至北京的京仓,以供皇宫专用,故又有“京砖”之称。 金砖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千百年来,此地村民专以烧窑为业。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明宫中特地派出官员到苏州陆墓(现陆慕)监制金砖。由于陆慕镇的黄泥适宜制坯成...
查看更多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2018.12.14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
查看更多
1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