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2018.12.14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青海省撒拉族古代民居篱笆楼营造技艺现仅存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清水乡孟达村内。元代撒拉族先民定居孟达村,开始在居处营造平顶房院建筑。至明清时期,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白庄和甘肃省的大河家一带修建了众多的篱笆楼,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撒拉族风格建筑群。 篱笆楼整体建筑布局多样,有三合院式、拐角式、横字式等形制,一般坐北朝南。楼院由大门、楼体、平房组成,门开东南,以楼座为房院的主体建筑。篱笆楼...
查看更多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
2018.12.14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石库门里弄民居因其乌漆厚木大门由花岗岩石板条组成的门框紧箍,又因如官府仓库而得名。最早的石库门为上海宁波路兴仁里,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至今已有130年历史。石库门是近代70%上海市民的基本民居。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在建筑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建筑格局继承了江南民居传统中轴线的形式,外墙为不施粉刷的清水砖墙,屋顶覆盖青瓦,风格慧洁、朴实。石库门位于中轴线起点中央,纵深相继为天井、客堂和东...
查看更多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2018.12.14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
查看更多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2018.12.14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传统地仗彩画)
2018.12.14
建筑彩绘(传统地仗彩画)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沈阳市 东北古建筑地仗(油饰)、彩画技艺是对建筑承重的主要木构件进行加固、防腐处理,稳定坚固整体建筑的一种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修缮技艺的装饰流派之一。 地仗(油饰)技艺采用自熬的桐灰油与猪血配比材料,依据光照调整施工时间,同时坚持伏天不施工,并使用有着耐紫外线特性的银朱与自制的桐光油等调配后进行涂刷油饰,从而使古代建筑的维护与修缮的质量有所保证。在对东北地区的古建彩画进行修缮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维护手法更加灵活...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陕北匠艺丹青)
2018.12.14
建筑彩绘(陕北匠艺丹青)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 建筑彩绘是一种相当宽泛的说法,它的一层含义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同,是指利用色彩、涂料、油漆等原料在建筑物墙体上平面描绘图像;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借助土、石、木、布、纸、陶等材料对建筑物及其内部陈设进行装饰。基于地理和民俗的原因,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彩绘在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从材质、手法、色彩到内容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劳动大众因地制宜的聪明才智。 陕北匠艺丹青是陕北民间画...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白族民居彩绘)
2018.12.14
建筑彩绘(白族民居彩绘)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大理市 建筑彩绘是一种相当宽泛的说法,它的一层含义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同,是指利用色彩、涂料、油漆等原料在建筑物墙体上平面描绘图像;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借助土、石、木、布、纸、陶等材料对建筑物及其内部陈设进行装饰。基于地理和民俗的原因,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彩绘在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从材质、手法、色彩到内容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劳动大众因地制宜的聪明才智。 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市...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罗氏正骨法)
2018.12.14
中医正骨疗法(罗氏正骨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朝阳区 中医正骨疗法又名“伤科”或“骨伤科”。在古代农业社会,骨伤的发病率很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农村边寨交通闭塞,一旦发生骨折,求治十分困难,于是实践出真知,需求出人才,一些大一点的村落和城镇,几乎都会出现一两个医治骨伤的土医生和土办法,正骨疗法成为我国分布广泛、流派纷呈的一种中医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骨的生理和骨伤病理按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认识,二是手法的妙用,三是药...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
2018.12.14
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林氏骨伤世家祖居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的盘屿乡,其始祖是闻名八闽的林达年。林达年(1837—1913)从家乡的高盖山上鹤巢寺长老铁珠和尚处学到少林功夫和骨伤科医术,经过多年不断学习、实践,医术大进,遂成为当时福州的一代骨伤名医。 林达年将骨伤医术传给子孙,其中以其孙子林如高最为出色。林如高全面继承并发展了林氏中医骨伤医术,几十年如一日,治愈骨伤病人不计其数。在“文革”中,罗瑞卿将军惨遭迫害,腿部致伤,1975年...
查看更多
蚕丝织造技艺(潞绸织造技艺)
2018.12.14
蚕丝织造技艺(潞绸织造技艺)
相关项目
查看更多
1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