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立夏
搜索
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
地方新闻
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于9月4日下午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大运河文旅季——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届博览会(工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举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委员会、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浙...
查看更多
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为非遗赋能,为脱贫助力
专题报道
大明湖畔,百花洲旁,宋代文学家曾巩留下了“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的诗句,在这诗情画意的百花洲,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成为“非遗+扶贫”的先行者。 让文化扶贫与消费扶贫有机结合 带走一件陇西刺绣的长衫,观看一段绘声绘色的皮影戏,欣赏各式各样的鲁绣精品……这里游人步履不停,来自全国15个省和地区的扶贫工坊特色产品在百花洲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中绽...
查看更多
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为非遗赋能,为脱贫助力
相关资讯
大明湖畔,百花洲旁,宋代文学家曾巩留下了“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的诗句,在这诗情画意的百花洲,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成为“非遗+扶贫”的先行者。 让文化扶贫与消费扶贫有机结合 带走一件陇西刺绣的长衫,观看一段绘声绘色的皮影戏,欣赏各式各样的鲁绣精品……这里游人步履不停,来自全国15个省和地区的扶贫工坊特色产品在百花洲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中绽...
查看更多
千年蔚州·纸上新韵”蔚县剪纸艺术展在北京开展
地方新闻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全社会更深入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提高蔚县剪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2019年9月2日到9月11日,由中国手艺网、中共河北省蔚县县委宣传部主办,河北省蔚县博物馆承办的“千年蔚州 ·纸上新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遗产项目蔚县剪纸艺术展在秀水街“中国非遗展示馆”内举办。 发布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该展览以蔚县剪纸的发展与传承为...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学会、河南豫剧院加入抖音“DOU艺计划”
地方新闻
“唱念做打”、宫调曲牌、梨园情怀有望成为新流行。9月4日,中国戏曲学会、河南豫剧院宣布加入短视频艺术普及和全民美育“DOU艺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视频戏曲艺术传播传承,以培养戏曲观众、打造戏曲未来,让已变成小众艺术的戏曲回归大众艺术本位。 据介绍,为号召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在抖音平台积极创作艺术类短视频,“DOU艺计划”将为包括优质戏曲短视频创作者在内的优质艺术短视频创作者提供“抖音艺术推广官...
查看更多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将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地方新闻
从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获悉,为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该厅将于9月6日至12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展演展示文化交流活动。 据了解,2009年10月,中国有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省申报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年来,海南省已建成5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馆,保持148亩原材料种植生...
查看更多
祖国长盛·非遗常青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在岳开幕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9月5日上午,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岳阳楼景区管理委员会、君山公园协办的“祖国长盛 非遗常青”湖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活动开幕式在岳阳市巴陵广场隆重举行。 湖南省委宣传部巡视员龚爱林,省文...
查看更多
节目单抢先看!2019非遗曲艺周将亮相济南
要闻
9月6日至10日,以“非遗曲艺,薪火相传”为主题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将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31个曲艺项目将拿出各自绝活,为济南的市民献上一场场精彩演出,其中127个项目还将参加曲艺展演活动。 为了推进文化惠民,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让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曲艺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曲艺周期间将在济南的3个专业剧场,8个曲艺书场、文化场馆举办非遗曲艺驻场演出;更有多支曲艺演出队伍分赴济南的43个社区、校园...
查看更多
罗山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机制
论坛
罗山皮影戏是中原皮影的优秀代表,2008年晋级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形式,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罗山,罗山皮影戏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四百多年来,罗山皮影戏历经清朝至民国的兴盛,解放后的时起时伏,绵延至今。在生生不息的传承过程中,罗山皮影戏逐渐形成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历史机制。 一、虔诚的信仰基础 罗山县农村存在着浓厚的民俗信仰气氛,民众家庭中堂上挂的普遍是“祖宗昭穆神位”,祖先崇拜...
查看更多
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戏曲焕发时代光辉
论坛
2019年7月至8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现全国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剧种活力和戏曲院团潜力。活动持续38天,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个剧种的35台、118个优秀剧节目在昆山轮番上演,其中大戏14台、小戏组台21台。本次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