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西北五省(区)“2022非遗交流年”宣传推广活动手册正式印发
地方新闻
近日,由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神奇西北”——“2022非遗交流年”宣传推广活动手册正式印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了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扣主题、结合地方特色举办的15项年度重点非遗活动。  借助区域性非遗传播平台,甘肃省安排“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民俗展、“文...
查看更多
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要闻
视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时长:17分42秒)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查看更多
穿在身上的彝族,传统服饰美“出圈”
专题报道
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戴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展示着其古老的民族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 昭觉独特的彝族服饰风格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特色,不仅是凉山彝族服饰的经典荟萃,更是中国彝族服饰的“窗口”。如今,在这个“窗口”,厚重的传统文化不断与现代文化相碰撞和融合,正向着世界舞台开放。 穿在身上的灿烂民族文化 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大凉山彝文古籍《万物起源经》中彝族服饰的产生...
查看更多
吕品田:身体观的乡土文本——《隐喻的身体:血社火民俗田野考察手记》序
论坛
社火,原指节日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后用以统称节日(或庙会、集会)里民间举办的各种游乐演艺活动。“社伙”“社会”“香会”“赛会”“秧歌会”等名谓,以及农人“闹玩意儿”“闹社火”“闹红火”,或“摆故事”等俗称,一般都是指的社火。作为民间流行的游艺习俗,社火是融美术、舞蹈、戏曲、音乐、文学、武术、杂技以至体育等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属性涉及诸多艺术门类,兼有造型性和表演性。社火之所以构成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在于大众的审美意匠不仅造...
查看更多
2022浙江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地方新闻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 2022 浙江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部署,让人民群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浓厚的家乡年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于 2022 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2022 年浙里年味系列活动”,举行了2022 浙江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广泛征集全省与“年文化...
查看更多
“叙·非遗——非遗行业带头人经验分享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
地方新闻
2022年4月14日,“叙·非遗——非遗行业带头人经验分享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贵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举行。该活动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承办,贵州广播电视台文体旅事业部协办。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史静一、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潘源以及贵州省文旅厅非遗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领导、非遗行业带头人代表等人士出席新闻发布会...
查看更多
守护材质与技艺之美,从传统艺术品升级为精巧文创产品——千年漆器,走入现代生活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平遥推光漆器已有千年历史。对于这项古老非遗,手艺人一方面坚守匠心,复原技艺,带徒传承;另一方面,融入现代理念,推陈出新,设计出精巧时尚的文创产品。传承与创新并重,平遥推光漆器正不断走进现代生活。 云雾缭绕中,宫殿巍然屹立,飞檐之上,几只白鹤盘旋上空。几十位头挽云髻的女子,衣袂飘飘,款款而来,或鼓瑟弹琴,或抱盒捧盏、回头低语……画面都绘在光洁的黑色漆面之上,一片流光溢彩。 这件《明宫乐韵动长...
查看更多
黎锦、藤编、竹竿舞……总书记刚考察过的这些非遗有多好看
专题报道
4月11日 海南考察第二天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 五指山市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五指山片区和水满乡毛纳村 考察调研 4月11日考察点示意图 水满乡毛纳村是五指山市一个黎族村寨 近年来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调研 察看了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
查看更多
视频丨千年针迹 金石为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医针灸”
专题报道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提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千百年来,针灸对捍卫人类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目前已经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应用,能够治疗内、外、妇...
查看更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地方新闻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文旅发〔2022〕17号)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tzgg/202204/t20220415_5871545.shtml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