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黄山打造“非遗村”
2009.07.10
黄山打造“非遗村”
其他新闻
黄山打造“非遗村” 到黄山徽州区寻访的游客们,可能不久后就会在位于潜口民宅博物馆里的非遗基地里看到跳钟馗、渔翁戏蚌、徽州宗族祠祭等民俗演出项目。不过,在非遗基地里展示更丰富的非遗内容只是管理方的短期计划,“使潜口民宅的每处古建筑都成为非遗展示的窗口,打造非遗街、非遗村”才是他们的目标。多年来,黄山市坚持以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在保护和传承徽州文化资源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 保护好徽州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
查看更多
西藏日报评论:“非遗”保护重在传承
2009.07.10
西藏日报评论:“非遗”保护重在传承
其他新闻
西藏日报评论:“非遗”保护重在传承 资料图片:6月1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领证书。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自治区再传佳音,又有21名传承人入选,至此,全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民间艺人总数达到52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活化石 ”的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
查看更多
呼之欲出的秦腔流派
2009.07.10
呼之欲出的秦腔流派
论坛
呼之欲出的秦腔流派 秦腔有无流派,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秦腔艺术作为梆子腔的鼻祖,过去有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他们各有各的艺术特色,在表演上形成了五种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这五路不同风格把秦腔艺术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顶峰。那个时候,秦腔名角众多,这些名角以其各自独特的表演风格与声腔唱遍大江南北,红遍京华,在观众和同行中深入人心,享誉很高。此后,秦腔在其发展历史中,代有名家。但长期以来,由于秦腔界缺乏流派意识,在艺术本身的积累中...
查看更多
王鼎志:“非遗”是“真”的文化
2009.07.10
王鼎志:“非遗”是“真”的文化
论坛
王鼎志:“非遗”是“真”的文化 ――本报记者专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鼎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咱老百姓的文化,它们反映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的文化遗产有很厚的积淀,但缺少传承。 “非遗”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 记:您会用一些民间艺术装点自己的家吗? 王:我已经用了。我的房子里挂着剪纸、皮影,还有一个梭子,上面画的脸谱,还搞了一个泥塑的牛头。我不挂国画,更不挂西洋那些东西...
查看更多
从刘老根大舞台看“非遗”传承
2009.07.14
从刘老根大舞台看“非遗”传承
专题报道
从刘老根大舞台看“非遗”传承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毫不客气”地公开指责,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把萨克斯、流行歌曲、模仿秀都用上了,这跟二人转无关;并声称赵本山如传承这样的二人转,将有可能被取消国家级传承人的资格。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也抨击“赵家军”的表演是变了味的“灰色二人秀”。 此前,刘老根大舞台高调进京,小沈阳全国火爆巡演,商业上的成功让二人转火遍大江南北。这一切,到底是对传统二人转的传...
查看更多
“三伏天”的由来
2009.07.14
“三伏天”的由来
专题报道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
查看更多
在告别大师中梳理我们的精神家园
2009.07.15
在告别大师中梳理我们的精神家园
专题报道
在告别大师中梳理我们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关注季羡林先生的离去? 设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先生灵堂前,为什么会有长达50米排队送别先生的人们? 还有,那驻足在报摊前,竞相买着、读着先生逝世消息报纸的人们,为何泪眼婆娑? 更有,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悼念文章、网友评论,为什么总是说不完,也道不尽? 先生深厚。先生朴素。先生淡然。先生…… 是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词,可以形容跨过了两个世纪的这位老人。 但是,我们仅...
查看更多
方言算不算非遗?方言与文化遗产
2009.07.15
方言算不算非遗?方言与文化遗产
专题报道
方言算不算非遗?方言与文化遗产 江苏的昆曲、评弹,安徽的黄梅戏,天津的京东大鼓、快板,闽南的南音,客家的山歌,从这些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大家可以轻易地发现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以方言表现的艺术形式。 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方历史,方言词语记录了地方风物。不用说方言直接保存了多少传说、故事、民歌,就连非语言的艺术创造(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和宗教信仰、民俗活动也广泛地留存在方言词语之中。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大声疾呼:“方言式微,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贺学军:"申遗热"应变成"保护热"
2009.07.15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贺学军:"申遗热"应变成"保护热"
论坛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贺学军:"申遗热"应变成"保护热" “接班人不仅仅要会,更重要的是热爱。不仅仅让它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这个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热爱度,我们已经从以前的淡漠或者不认识加强了。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件事。但是申请那么多项目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和愿望,我们最终的目的和愿望,是要把我们这些优秀的文化瑰宝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怎么保护?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我们现在已经公布了三批共1488位的国家级传...
查看更多
申遗可缓,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2009.07.15
申遗可缓,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其他新闻
申遗可缓,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近日,在西班牙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暂缓中国申报的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这次不成功的“申遗”夺人眼球的地方是,赫赫有名的少林寺就是此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卖点,嵩山之败相当于成就了“不败的少林之败”传奇。 此番送给世遗评委审视的少林寺建筑群,指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及初祖庵。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其历史已有千年之久,虽屡在兵荒马乱时受到摧残,但其佛教文化和武学绵延不绝。与这些佛文化相适应...
查看更多
1
220
221
222
223
22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