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市场、教育、研究互为推动木偶皮影发展呈现新态势
论坛
《战马》剧照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的演员与道具    我国演艺市场日益呈现出分众细化的特点,在市场环境的变局中,古老的木偶皮影的当代价值和偶戏艺术的独特之处越来越被认识到,不仅是在戏剧行业或演艺行业的当代价值,乃至基于社会文化大环境下的多重价值,都拓展了木偶皮影的生存空间,无论是对于偶戏的接受度抑或看待偶戏的观念,还是偶戏的发展平台抑或是偶戏跨界的广度,都呈现出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新态势。    一、在日益分众细化的演出市场体系中,偶戏占有一席之地...
查看更多
七彩云裳 世界共享——七彩云南2017民族赛装文化节正式启动
其他新闻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七彩云南2017民族赛装文化节在楚雄州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倩,省文产办专职副主任刘荣,省文化厅厅长李涛,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德聪,省民委副主任马开能,楚雄州委书记侯新华,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斌,楚雄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赵晓明,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徐晓梅等出席开幕仪式。七彩云南2017民族赛装文化节启动仪式  赛装活动在彝族毕摩杀鸡祈福的隆重仪式中拉开帷幕。热情的彝族群众身...
查看更多
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论坛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游戏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的文化系统有四个子系统,它们分立又同构,统一在“辞旧迎新”的“过关”礼仪中。  春节本源:祭祀祈福人神交流传统  春节源于蜡祭,年节就是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人类在远古源于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性活动。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已经出现一年...
查看更多
《非遗法》颁布五年落实情况喜忧参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半数超70周岁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
查看更多
古老非遗,还需现代“淬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5年,文化部请第三方机构评估落实情况
专题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日前,文化部官网公布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简称《报告》)。  作为“舶来品”的非遗保护概念,传入我国只有10余年时间。目前,国内非遗的保护状况如何,各地在非遗保护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报告》支了什么招儿?  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效率和质量有很大提升  据介绍,本次评估的...
查看更多
秦腔薪火照秦川
专题报道
秦腔《游西湖》    傍晚七点,古城西安灯火阑珊,城墙根儿的空场上,马扎、板凳已经支好,梆子、板胡悠悠操起,站在一旁的票友们饮上一口茶,准备开唱今晚的大戏。    三十公里外的咸阳,已经收工的出租车司机不忙着回家,把车停在路边,掏出手机准备拨通热线电话。    七十公里外的武功乡下,吃过晚饭的乡党们聚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收音机沙沙作响,在夜空中搜寻着那熟悉的电波。    三秦大地,城乡村镇,每个夜晚都为同一个声音守候,守候一个叫做杨铭的主持人,守候一个开播...
查看更多
留住深藏在磁带中的文化记忆访“音视频修复与评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专题报道
  【实验室里的“文化+科技”】  “贴上条形码、放进清洗机、强化抗拉系数、进行数字化转化……”在北京东北五环朝来高科技产业园的一座灰色建筑里,身穿白大褂的音视频修复与评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三年来,他们与光阴赛跑,用技术手段修复了一批又一批老磁带、老唱片、老录像带,不仅让模糊的声音和影像完好如初,还通过数字化转化让深藏在磁带、唱片、录像带中的文化记忆得以永存。近日,记者走进该实验室,近距离观察了音视频修复的过程,深切体会到技术进步对于抢...
查看更多
非遗研培的清华实践 激发传统自身的生命力
论坛
  201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为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文化部一再提醒参与“研培计划”的院校,要尊重传统、尊重传承人,要与他们平等交流,不要搞灌输式的、居高临下的教育。为响应这一号召,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以交流研讨为主的“非遗进清华”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非遗展演现场,摩肩接踵的不仅有清华师生,还有专程赶来的社会各界人士。我们不仅请传承人参加展演,还请他们走进专业课堂,为学生授课。同学们以往...
查看更多
彝族人的歌舞人生——烟盒舞和海菜腔传承人的故事
人物
彝族烟盒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施万恒中国的少数民族向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彝族人更是将歌舞文化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中国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的歌舞表现形式:彝族烟盒舞和海菜腔,这里的彝族人用这种歌舞形式传递情感,赞美生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施万恒今年69岁,来自红河州石屏县龙朋镇,因为从小就酷爱烟盒舞,12岁便开始拜师学艺,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施老总是面带笑容,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
查看更多
徐艺乙:恢复与重建我们的生活方式
论坛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是造物主创造的奇迹。人们的很多想法——特别是与手工艺有关的想法,就是通过双手来实现的。人类,正是用手工劳作的方式奠定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从而创造了厚重的传统和历史悠久的文脉。在外界看来,传统手工艺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一直表示担忧。实际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但现在的手工艺离生活太遥远,必须采取措施拉近它与生活的距离。 用过机械的人都知道,再精密的器械,在制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累计工差。如何去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