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大暑
搜索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其他新闻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2006年9月14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仪式,庆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首先我代表文化部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专门工作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
查看更多
承担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重任
其他新闻
承担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重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    今天大家非常高兴,因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了。感谢孙部长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揭牌。感谢周和平副部长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心”的工作开展作重要讲话。我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表个态,在文化部的领导之下,团结协调院内外的广大专家、学者和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发挥中心全体同志的聪明才智,努力奋斗,完满地实现“中心...
查看更多
文化部召开“中秋节――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专家座谈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召开“中秋节――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专家座谈会”     (文化部网站讯)9月21日上午,文化部邀请在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召开了“中秋节――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专家座谈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精神,积极引导社会过好传统中秋佳节,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培育和谐的爱国主义...
查看更多
走中国特色非物质遗产保护之路
其他新闻
 走中国特色非物质遗产保护之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资华筠    事实上,生活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人,时时都享有着祖先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与普通公民不同的是,我们是文化工作者,负有能动地保护与发展文化的责任。而文化传统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个人只是一滴水,如果不能作为“鲜纯而有机的组成分子”汇入其中,很难有积极作用,也有负于我们的祖先。   众目所瞩,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文化部等几大部委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后来又规范为“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新疆举行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遗”成功表彰会
其他新闻
新疆举行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遗”成功表彰会      9月24日上午,代表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盛会――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表彰大会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斯拉木、库热西
查看更多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
其他新闻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1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珠昂奔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发布会。    丹珠昂奔介绍说,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各个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中央到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帮助建立了文化馆(站)、图书馆、报刊社、出版社、博物...
查看更多
保护和运用中秋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其他新闻
保护和运用中秋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来自文化部“中秋节――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专家座谈会”的声音     月饼越做越大,几千年的习俗和传统却越来越稀薄。在这个观念与物质一样日新月异的时代,留住传统节日,追寻民族文化的流变,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呢?9月22日,文化部就此举办了专家座谈会,会议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屈盛瑞主持。 中秋节在文化学上的意义刘锡诚(中国文联研究员):    中秋节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始终没有中断过...
查看更多
江苏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江苏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网南京9月29日专电(记者 凌军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日前在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上通过,这个《条例》自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除了口头传统的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传统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还增加了庆典、竞技和游戏项目。     《条例》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传承人...
查看更多
多米尼加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京剧艺术研究家、脸谱画家--刘曾复
人物
京剧艺术研究家、脸谱画家--刘曾复 郝玉萍   刘曾复,1913年生于南京,祖籍河北河间。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系,曾任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本职生理学教授的刘曾复在京剧艺术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并担任京剧余(叔岩)派研究会会长,北京戏曲学校艺术顾问,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研究生班导师。   刘曾复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