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专题报道
节气概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每年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今年的冬至时间是2017年12月22日(农历丁酉年十一月初五)。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且越往北越短,黑夜最长。“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天文学上也把“冬至”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
查看更多
专访西藏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敖超
访谈
查看更多
专访西藏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敖超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敖超,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
查看更多
瓷胎竹编:有限的世界遗产,无限的珍贵财富
专题报道
    瓷胎竹编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但由于各种原因,瓷胎竹编技艺几近失传。如今虽经重新挖掘,恢复生产,仍然处于生存困境。今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探传承之路,访竹编之乡”实践团队来到邛崃市平乐古镇,对当地非遗文化——瓷胎竹编进行学习和调查。    “瓷胎竹编的工序是很复杂的,而且每道工序都由专门的人负责,破片的破片,染色的染色,编制的人就只负责编制。”李师傅是平乐古镇本地人,几年前也曾从事瓷胎竹编某一工序的工作。据他介绍:“一根合适的竹子...
查看更多
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专题报道
孝德镇年画村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是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巴蜀人民日常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它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清嘉庆年间最为兴盛,民国时期开始走下坡路,逐渐没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恢复生产,“文革”时期又逐渐停产。80年代,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恢复生产,国家拨款在绵竹筹建了...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南北方的风俗差异及其意义——以冬至为例
论坛
摘要:“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是最早确立的“二分二至”中的一个,因此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冬至”属于岁时节日。所谓的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岁时。冬至,起源于周朝,正式成为一个节日是在汉代,一直延续至今,足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此,它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关键词:冬至;风俗差异;南北一、冬至的来源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冬至这一天...
查看更多
中韩两国传统节日文化对比研究——以冬至为例
论坛
引言  冬至既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成分,其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智慧硕果。作为中韩两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冬至既生动地反映了中韩两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透射出了彼此在文化方面有着同源异质的深层关系。  国内学术界深受“端午申遗”事件的影响及启发,对中韩两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也越来越投以关注。鉴于端午节文化的研究仍是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冬至的传统节日文化鲜有提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辅以相关史料,对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冬至进行文化剖析...
查看更多
中国冬至文化研究中心在三门成立
要闻
图为祭冬仪式现场(摄影:张磊)  原标题:弘扬冬至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中国冬至文化研究中心在三门成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三门祭冬作为其代表性项目声名鹊起。这不仅打破了台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让这场有着700年历史的神秘而古老的祭冬仪式再次亮相于世。    又到一年冬至时,为进一步保护传承三门祭冬,弘扬冬至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提高三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2月22日,中国冬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
查看更多
文化部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
要闻
文化部就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情况及成果举行发布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要求,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此项工作报经国家统计局备案同意,由文化部负责组织开展。经过2年的努力,目前普查数据已全部入库,普查先期工作已完成。2017年12月26日,文化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普查成果。据介绍,本次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15年8月31日。截止201...
查看更多
“非遗点亮美好生活”2017年湖南非遗传统手工艺博览会开幕
地方新闻
开幕式现场 12月26日上午,“非遗点亮美好生活——2017年湖南非遗传统手工艺博览会” 在湖南大麓珍宝古玩城开幕。本届博览会为期3天,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市文广新局和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承办,长沙市芙蓉区文体新局、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湖南大德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和湖南荣智文化创意管理有限公司执行。 省文化厅厅长禹新荣、副厅长张帆、副巡视员王鹏,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曾秋甫...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