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陈鹏
2018.11.15
陈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作曲。陈鹏1956年以来先后在潮安县稻香潮剧团、潮安潮剧团、潮州市潮剧团担任演员(工小生)、导演、作曲、司鼓、团长等职,师承潮剧名家杨文家、黄木成、黄玉斗、林和忍、杨广泉、司鼓林炳和、导演郑筠等。在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陈鹏积累并掌握了潮剧所有的传统曲牌、作曲技法和操作技艺,其编创的潮剧作品在潮剧流播区拥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莫愁女》《宝莲灯》《七日红...
查看更多
郑舜英
2018.11.15
郑舜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郑舜英是“文革”结束后培养的新生代潮剧传承人,1978年进入潮州市潮剧学员培训班,师从沈雪华、俞进明等潮剧名家,主工青衣、刀马旦。1981年进入潮州市潮剧团后,演出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新编作品。郑舜英的嗓音清亮、圆润,表演优美、典雅。代表作品有:《芦林会》《杨八姐闯幽州》等。
查看更多
汪正科
2018.11.15
汪正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生,安徽青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阳腔代表性传承人。汪正科14岁便跟随老艺人刘干明学习青阳腔,继承掌握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和表演套路。改革开放后,汪正科组建了长垅剧团,集编、导、演和指挥于一身,复排编创青阳腔剧目。其唱腔优美、刚柔相济,彰显出浓郁的青阳腔特色。代表作品有:《目连戏》《珍珠塔》等。
查看更多
殷武焕
2018.11.15
殷武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江西湖口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阳腔代表性传承人。殷武焕1943年开始学习青阳腔,师承湖口青阳腔老秀兰班班主络硕仁。他一生遵照师傅的表演传统,把保持着古老青阳腔艺术特征的唱、做规范完整地进行了传承,成为赣北民间保留青阳腔独特技艺的重要传承人。代表作品有:《征东》《白兔记》等。
查看更多
严帮镇
2018.11.15
严帮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严邦镇,男,汉族,1918年生,2011年去世,浙江衢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西安高腔)代表性传承人。严帮镇16岁时求艺,师从邱耀林,继承掌握了高腔的技艺规范和传统剧目。在七十余年的演艺生涯中,共培养弟子五百余人,创办地方剧团4个,对发掘、搜集、继承、推广西安高腔做出了重要而显著的成绩。代表作品有:《推接父》《对花八仙》等。
查看更多
汪家惠
2018.11.15
汪家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生,浙江衢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西安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汪家惠1970年进入婺剧团担任乐队演奏员,1983年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一直担任衢州市婺剧团作曲至今。多年来,汪家惠不断地收集、研究西安高腔的谱本资料,现已收集整理西安高腔剧目15个、西安高腔曲牌音乐近百首,为婺剧高腔的发展、传承做出了重要努力。代表作品有《天鹅魂》等。
查看更多
吴陈基
2018.11.15
吴陈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浙江松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松阳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吴陈基1978年参加松阳高腔周安剧团,工丑脚,师从吴李发、吴叶法等婺剧名家,掌握了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底,继承了较多的高腔传统剧目,一直致力于对松阳高腔的弘扬和发展。吴陈基的表演幽默诙谐、流畅自如,代表作品有《夫人戏》《火珠记》《卖棉纱》等。
查看更多
陈春林
2018.11.15
陈春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生,浙江松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松阳高腔)代表性传承人。陈春林1978年参加松阳高腔白沙岗剧团,师从李木宙献学习净脚艺术,掌握了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底,一直致力于对松阳高腔的弘扬和发展。陈春林的表演扎实深厚,塑造角色形象手法细腻,代表作品有《卖水记》《五台会兄》等。
查看更多
蒋小送
2018.11.15
蒋小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安徽岳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岳西高腔)代表性传承人。蒋小送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从艺,师从蒋焕南学习高腔,在生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上用力甚勤,是岳西高腔的重要传承人。蒋小送的表演朴实无华、台风稳健,动作规范,举止端庄,刻画人物个性鲜明,唱腔韵味悠长,感染力强,深得观众喜爱。代表作品有《锦上花·回宫》等。
查看更多
王琦福
2018.11.15
王琦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安徽岳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岳西高腔)代表性传承人。王琦福1952年师从储遂怀学习高腔,主工生行,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逐渐成为五河高腔的重要代表艺人,在当地拥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他长期从事民间高腔演艺和传承活动,为高腔的继承、发展和传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代表作品有《锦上花》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