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3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九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1104)
机构
(24)
政策
(427)
资讯
(11524)
清单
(12139)
资源
(3158)
学术
(2367)
百科
(148)
其他
(129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邱双炯
2018.11.15
邱双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2月生,福建省德化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少年时代就受德化民间传统陶瓷雕塑技艺的熏陶,青年时曾在德化瓷厂从事陶瓷生产制作,在实践中深悟德化历代名师的传统技艺精髓,发明了“薄胎瓷塑”新工艺,独创了“中国白”大体量瓷塑制作新技术,还提出了“以电代柴”烧制陶瓷的发展思路。多次参加技艺展,发表论文并出版专业图书。注重陶瓷技艺传承,对弟子言传身教,为社会培养了两百多位瓷雕专业技术人才。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查看更多
符林早
2018.11.15
符林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黎族,1964年5月生,海南省东方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外祖母和母亲学艺,12岁能独立操作纺、染、织、绣工艺流程,18岁成为该地区知名的织锦能手。在三十多年的织锦生涯中,继承了黎族美孚方言独具特色的染、织技艺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善于利用对称、变化、重组等手法来装饰和点缀人物或动植物主体纹样,人形纹图案作品造型优美、独特,组合变化节奏感强,极具个人特色。这使得织锦作品图案结构严谨,配色和谐,个...
查看更多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
2018.11.15
木斯勒木江·恰尔甫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哈萨克族,1952年4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技艺源自家传,自小热爱花毡设计制作和研究,所制花毡构图紧凑,多用大块几何图形做主图案,四周配以对称的羊角变形花纹,兼具大气豪爽和婉约柔美,用色大胆,色彩艳丽,做工精细。对哈萨克族花毡的图案样式有一定研究,在各类报纸发表多篇文章。多次参加新疆各类手工技艺比赛,并获得奖项。培养花毡制作技艺传承人一百余名,帮助当地牧民实现脱贫致富。
查看更多
王振兴
2018.11.15
王振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5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9年调入二甲印染厂从事印染工作,学习各种染料、染色方法,其中最珍贵的是传统“小青缸”发酵法染色。1973年任二甲印染厂出口产品检验负责人,1975年任生产技术科科长。1990年退休后先后受南通市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聘请开发蓝印花布产品,1995年创办正兴染坊。坚持以天然植物蓝草为染料,生产传统意义上的蓝印花...
查看更多
王阿勇
2018.11.15
王阿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44年2月生,2013年11月去世,贵州省丹寨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岁开始学习苗族蜡染,逐渐掌握了苗族传统蜡染绘画制作全部技艺及流程。绘制的“哥涡”螺旋纹线条流畅自然,准确到位;自然纹花鸟鱼虫图案设计大胆、新颖。其作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发展创作了系列各具风格的蜡染产品。曾两度出访美国进行苗族蜡染技艺展示。开展传习活动,培训出蜡染技艺传承人三百余名,每年生产近万件蜡染作品,为当地苗族群众增加...
查看更多
储金霞
2018.11.15
储金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11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芜湖铁画锻制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9年随父亲储炎庆学艺,接受了铁画技艺的系统训练和承传。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巨型铁画六大件《迎客松》《黄山天下奇》《中华颂》等的创作。对人物、花鸟、山水的铁画表现形式多有创新,独创的淬火手法,利用变温瞬间的色差使铁画呈现出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获得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
查看更多
林仕元
2018.11.15
林仕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55年2月生,福建省福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1975年开始师从叶如发学习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技艺,也凸显了畲族的审美观,尤具民族特色。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陵十二钗》《金龙戏珠》《龙腾五洲》等。与当地学校联合开办专业班,讲授并推广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已培养出六十多位后继人才,为保护畲族文化、完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授艺外,还收藏了...
查看更多
勒古沙日
2018.11.15
勒古沙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56年6月生,四川省布拖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2岁习艺,得到父亲勒古拉牛的真传。22岁参军。1981年正式走上以彝族银饰手工制作为营生的道路。擅长彝族银饰酒器、餐具、服饰装饰的纯手工制作,制品保留了彝族传统文化符号,且精美独到,备受推崇。2007年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主办方颁发的彝族银饰手工制作银奖。共有徒弟三十余人,技艺上较有成就者有勒古俄日、勒古永日、勒古土日等。
查看更多
吴水根
2018.11.15
吴水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6年2月生,贵州省台江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银饰锻制技师,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第八代传人。8岁开始随长辈学艺,20岁后独立成师。熟练掌握银饰加工各道工序。将技艺传与子女并从社会上收徒四十余名。制作银饰技艺精湛,设计新颖独特,作品《苗族图腾柱》参加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获金奖。曾到墨西哥国立博物馆等地进行技艺展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
查看更多
钟连盛
2018.11.15
钟连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62年2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78年进入北京市珐琅厂学艺,跟随钱美华、于兆贵、刘玉彩学习设计、掐丝、点蓝等主要工序,现任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艺美术师,主持设计、监制多项大型精品工程。擅长挖掘传统纹样,作品简约、抽象,现代感突出。长期致力于拓宽工艺应用领域,并在生产工艺、创新攻关、装饰效果等方面取得突破。代表作有《荷梦》《北京...
查看更多
1
822
823
824
825
826
311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