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四时本草——天津传统中药技艺特展在东京拉开帷幕
地方新闻
11月26日,由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四时本草——天津传统中药技艺特展在东京拉开帷幕。 2019年,依托文化和旅游部2019海外文化中心部省对口年度合作计划,主办单位通过不同主题的展览,陆续向日本朋友介绍了中国的年、京剧和服饰等,通过它们在天津的发展、变化过程,观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智慧,以及中华民族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
查看更多
戏曲传承难 院校方法多
专题报道
11月20日,持续了20天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在京落幕。本次展演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戏曲专业委员会承办。其间,来自64所院校的近2000名参演人员呈现了52个剧种99个剧目(选段),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到场观看。 据统计,目前中国戏曲剧种共348个,但开办戏曲教育的学校不到70所,开展教学的剧种不足60个。戏曲职业教育的招生、师资...
查看更多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晚会举办
10周年媒体报道
11月23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此物最相思——《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晚会在广州大剧院举行。首发式上举行了赠书环节,主办方向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州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做打卷”。 据悉,《大全》是一本集图、文、音、像合一的粤剧典籍和教科书,目前该书“做打卷”已完成编纂并出版,其余四卷(唱念卷、锣鼓器乐卷、排场剧目卷、化妆服具卷)也将陆续出版...
查看更多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晚会举办
地方新闻
11月23日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此物最相思——《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晚会在广州大剧院举行。首发式上举行了赠书环节,主办方向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州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做打卷”。 据悉,《大全》是一本集图、文、音、像合一的粤剧典籍和教科书,目前该书“做打卷”已完成编纂并出版,其余四卷(唱念卷、锣鼓器乐卷、排场剧目卷、化妆服具卷)也将陆续出版...
查看更多
邱春林:新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十二个关键词
论坛
陈长海、张志平、高祥设计,张志平等集体制作,翡翠岱岳奇观,80×85×52厘米 1.同步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工艺美术所取得的进步与整个中国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是同步的,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建设方面均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振兴方面,工艺美术尤其居功至伟,它走在了复兴传统文化的前列。新中国工艺美术七十年完全扭转了晚清以后百余年的衰落局面,不仅保持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在整个工艺美术历史长...
查看更多
潘鲁生:工艺美术和生活价值的回归
论坛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系中国文化名家、中央联系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
查看更多
非遗与设计如何相互促进
专题报道
在非遗展览、非遗市集上,常常会看到许多站在展位或者产品前爱不释手却踟蹰不决的身影。“这块绣片绣得太精美了。”“这个景泰蓝的花瓶太好看了。”……他们说,他们是“真心很喜欢”,但迟迟不肯“扫码支付”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买回家后摆在哪儿、做什么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供需双方的双向驱动和来自于政府、企业和学界的支持下,原本单打独斗的非遗传承人获得了设计的助力,非遗产品特别是传统工艺类的产品开始变得更有设计感、更符合大众品位,甚至吸引了很多商业平...
查看更多
谱系观念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
调研
摘要:谱系观念是把握非遗互动性、整体性规律的合理视角,对于信俗类非遗资源来说,朝圣与谱系之间有密切关联,谱系是朝圣的依据和基础,朝圣则是一种交流互鉴方式,可以勾连出非遗的空间谱系、凝聚信仰族群谱系,建构文化认同性,体现了非遗资源的互动性、整体性、认同性、实践性等特征,从而实现了非遗资源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中心,研究妈祖信俗的谱系、朝圣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谱系;朝圣;妈祖信俗;妈祖祖庙;非遗保护 一...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
论坛
摘要:针对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经验,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在广州举行。200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从实践经验总结、非遗现代化转化和个案分析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机遇和新使命进行了探讨,展示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发出了“中国声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实践经验总结;现代化转化...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文坡实践
调研
[摘要]文坡村作为侗锦织造技艺的主要传承区域,通过增权、授业、协同、创新等一系列办法,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共同发展的良性道路。在其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技艺的价值重构、对多方力量的协调、对非遗特点的坚守,下一步需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来保障这些实践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创新 “乡村振兴不能千村一面,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依据乡村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其他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